“禾下乘涼夢”,這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生前的一個夢想,說的就是水稻可以長到比高粱還高,稻穗可以長到掃帚那麼長,甚至能夠坐在禾下乘涼。
我國在巨型稻的研究已經有十幾年了, 在袁老提出“禾下乘涼夢”之後,2006年的時候,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夏新界教授就組織了研究團隊,致力於“巨型稻”的研究,並透過野生水稻遠緣雜交和分子標記輔助選育的方法成功培育出了湘巨1號和湘巨2號等巨型水稻。
2013年的時候,這些巨型稻在常德西洞庭的試驗田中首次試種成功。
首次試種成功的巨型稻,就比普通水稻要高出不少, 最高能長到1.8米左右,稻穗也要更為長和飽滿,一株稻穗的粒數在800粒左右,是普通水稻的兩倍。這樣一來,每畝就可以增產15%,甚至20%。
而首次試種的成功,也讓研究團隊更加有信心研究出更高產、更優質的巨型稻,袁老生前每年都會抽出時間參與專案的評審和指導。最終在2017年的時候,成功培育出了超高產的優質“巨型稻”,並在2018年的時候,在江津區已經試種成功。
今年又在重慶市大足區拾萬鎮長虹村的試驗田中成功試種。這15畝巨型稻的高度是普通水稻的2倍,大部分都在2米左右,甚至還有一些巨型稻已經突破了2.2米高。這種巨型稻的分櫱多,每個分櫱上有40個稻穗,一株稻穗就會有500顆左右的稻粒。因此每畝的產量大增,預估將超過800公斤。
雖然按理來說,越高杆的水稻越容易在颳風下雨的天氣中出現倒伏的問題。但是這款巨型稻因為長得高大,光合效率高,再加上集散適中,所以它的根系非常發達,稈莖也很粗壯,比普通水稻的抗倒伏能力也就更強。此外,在耐鹽鹼和耐淹澇方面,這款巨型稻也遠勝於普通水稻。
莖葉茂密的程度,甚至能為稻田裡養殖的青蛙、泥鰍、稻花魚提供了充足的營養和優質的棲息環境,讓這些小動物們率先實現“禾下乘涼夢”。然後它們的排洩物反過來為巨型稻提供肥料和養分,青蛙的存在更是能幫助巨型稻抗病蟲害。
正因為如此,巨型稻不需要怎麼打農藥和施肥,產出的水稻質量卻非常優質,甚至可以達到國家優質稻穀三級的標準。
據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分中心透露,他們計劃在明年推廣巨型稻種植的同時,還打算開展“稻魚共生”的試驗,讓種養結合來幫助當地農民們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