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10月底,天氣迅速轉涼。與此同時,蔬菜價格的快速上漲成了大家心頭的一大疑問。
包頭日報的採訪中,當地以前1.4元一斤的芹菜,這兩天已達3.5元一斤,蔬菜零售價普遍上漲。
南寧晚報也稱,本地蔬菜一天一個價,有的蔬菜每斤單價甚至突破10元大關,菠菜、豆苗等蔬菜價格更是飆升到15元/斤。市民感慨“肉大口吃,菜省著吃”。
揚子晚報的探訪則顯示,南京的部分菜場很多家常菜都賣到了10元以上,對比部分冷凍豬腿肉只要9.8元一斤,出現了“菜比肉貴”的反差。
相信大家也應該有所體會,蔬菜價格已成了最近全國人民共同的煩惱。
有人說,大宗商品的漲價可能正在傳導到農產品上,那麼真相究竟如何?菜價的突然上漲背後又有哪些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菜價大漲 源於兩大問題
首先要說的是,菜價突然上漲這件事,大家完全不必擔心。
最新的官方資料如下:
菜價上漲是不爭的事實,而主要原因在於兩點。
一是氣候,二是能源。
氣候方面,異常的暴雨天氣和快速下降的氣溫直接導致了蔬菜的減產。
從河南千年難遇的暴雨開始,今年下半年北方的降雨量就遠超往常。我國北方的山東、河南、河北是全國蔬菜主產區,這些種植區大面積被淹,大部分蔬菜都是挺不了幾天的。
而今年十月之後全國多地幾乎是直接由夏轉冬,氣溫驟降也導致部分蔬菜生長放緩乃至凍害。
另一方面,能源問題也不必多說了,油價的漲幅大家也都看在眼裡。
部分地域性較強的蔬菜,運輸成本上升顯然不可避免。
簡單來說,氣候導致蔬菜供給端遇到了短期的困難,能源導致蔬菜的成本短期大幅上升。
當一個產品的供不應求並且成本上升時,那麼零售價格的上升自然就不可避免了。
這一邏輯幾乎適用於今年所有快速上漲的品種,例如不少大宗商品,甚至是可口可樂。
既然弄清楚了背後原因,菜價的高企還會維持多久,也就好分析了。
蔬菜和大宗商品最大的區別在於,蔬菜的生產週期短得多。
一般蔬菜播種到成熟的時間大約是1-2個月,因此供應端的問題差不多也只需要這點時間就能緩過來了。
隨著北方雨季的結束和南方蔬菜的上市,很快我們就能看到菜價回落了。
菜價背後 有個更重要的問題
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是,導致菜價突然上漲背後的不可抗力,也就是異常氣候。
回顧近幾年的新聞,我國蔬菜產區被淹其實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幾乎每年的雨季和颱風季,都會導致蔬菜價格的短期波動。
被譽為“蔬菜之鄉”的山東壽光,2018年被颱風“溫比亞”淹了,2019年又被颱風“利奇瑪”淹了。當時就傳出北京的部分菜價瞬間飆漲30%。
只不過這兩年壽光的防汛措施更嚴了,但其他地方又被淹了。
大趨勢就是,氣候越惡劣,菜價的漲幅就越誇張。
每年夏季過後降溫的速度也是一次次重新整理著大家的認知。
就在10月15日,下半年首次強冷空氣大舉南下。中央氣象臺釋出了10年來最早的寒潮預警。河北、浙江、山東,普遍累積降溫幅度在12-14℃。
人都沒反應過來,蔬菜更是難以倖免了。
不僅如此,和前段時間大家最關心的能源問題一樣,我國並不是個例,全球範圍內食品供給緊缺的情況並不在少數。
在蔬菜價格漲幅方面,印度似乎不甘落後。
究其原因,同樣是降雨過多和運費上漲導致的。
而糧食自給率極低的韓國,菜價也是隻能跟著我國一起漲。
韓國農產品流通訊息顯示,19日,該國1公斤菠菜的價格為12600韓元(約合人民幣68.4元),比去年上漲了37.2%;2兩青菜的價格為1514韓元(約合人民幣8元),比去年上漲了65.1%。
由於韓國的物資極度依賴進口,在能源價格大漲的背景下,韓國面臨的可不只是菜價上漲了。
歐洲的情況也類似。
作為世界第二大食品出口國、歐洲的主要新鮮農產品供應國,荷蘭正在縮減其溫室規模,直接導致歐洲的水果蔬菜供應出現短缺。
導致荷蘭這麼做的主要原因就是天然氣價格的瘋漲,因為這類能源佔到了溫室作物成本的30%。
說到全球的能源問題,歸根結底其實還是因為氣候。
如果我們對於氣候還是缺乏敬畏之心,那麼未來只會付出更巨大的代價。
0.5攝氏度 就是人類的25年
10月30日,G20峰會就將在義大利羅馬舉行。
一天之後,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又將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
氣候以及能源,無疑會是必然出現的議題。
負責主持的英國高階氣候官員阿洛克·夏爾馬錶示,在即將舉行的氣候大會上取得“比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更好的成果肯定更為艱難”,讓近200個國家承諾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1.5度以內的減排目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這個1.5度究竟是什麼概念呢?
《巴黎協定》中指出,“力爭年平均溫升和工業化初期相比較增幅不超過2度,併為1.5度努力。”
那麼大致意思就是,升溫2度是底線,1.5度是目標。
而為了達到這個底線和目標,究竟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呢?
如果要將升溫控制在2度,就意味著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可以增加1萬億噸,結果就是大約在2075年實現全球碳中和。
而升溫控制在1.5度,那麼可排放空間就只有5000億噸,結果就是得趕在2050年實現全球碳中和。
區區0.5度,就是長達25年的差距。人生又有幾個25年啊。
各國領導人能否為了這25年達成共識,目前來看似乎還很難。畢竟對部分領導人來說,自己的選票可能會更重要一些。
我國的態度則是非常明確的。
就在24日,《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正式印發。檔案給出了比此前更為明確的碳中和時間表和具體指標,並將為實現碳中和做出更多努力。
選在這個時間點,顯然是做出了表率。
然而全球氣候乃至能源問題,不是隻靠個別國家就能改善的,但願這次的會議能給我們帶來積極的訊號吧。
回到開始的問題。
菜價的異常漲幅,目前還只是一時的,完全不必擔憂。
但如果氣候繼續惡化、反常天氣加劇,那麼未來就真的說不準了。
不少科幻小說中都有人類因糧食作物滅絕而遭到滅頂之災的劇情,希望故事不會變成現實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