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就是這麼怪,無論何時何地,對黃金的認可出奇的一致,歷經數千年來,不會因為改朝換代,滄海桑田,而改變人類對黃金的鐘愛。“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黃金的通用性和保值性使它成就了美元一枝獨秀。
45億年前地球形成初期是一個巨大的熔爐,大量的小天體撞擊地球,其所攜帶的金屬元素被融化,而金的密度比其他礦物大,在融化階段慢慢下沉,所以現在能開採的金礦大部分都在地下。地球含有約十億分之五的黃金,而每噸海水中約有0.1克的黃金,而具有開採價值的金礦,每噸礦石需要3公克以上的含金量。
黃金的延展性居所有金屬之首,以此可以打造成各式各樣的飾品。商周的銅器,已經有鑲嵌金絲和金粉,可見在三千多年前,中國人就懂得利用黃金。而更早的古埃及金字塔曾挖出五千多年前的黃金製品。埃及博物館還保存有一張三千多年前採挖黃金的坑道圖。
自從1980年黃金價格突然升高以來,全球掀起一股黃金投資熱潮。世界上大部分的礦業公司,都從事黃金開採,甚至特別成立專門從事金礦業的子公司。
過去五千年來黃金的總產量約為10萬噸,其中88%來自金脈和砂金,由銅鉛鋅銀礦回收的約佔12%。在1492年以前黃金的產量微不足道,1492年~1800年間,西班牙人在新大陸和全世界“瘋狂探金”是黃金產量一下子猛增8000噸,僅在哥倫比亞就產出1500噸。
1801年以後美國和澳洲相繼開採黃金,南非則在1886年開採,卻一躍成為全球主要黃金供應國,另一個則是蘇聯,每年生產約300噸,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亞。
以1849年“淘金潮”聞名的三藩市,在美國的建國史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要不是加州黃金的發現,美國可能只有東部的十三個州,也不會建造貫穿東西的南太平洋鐵路,加州更不會成為美國農業和工業最發達,人口最多的一個州。而1851年在墨爾本西北方興起的“淘金熱”,也使得墨爾本變成今日澳洲的商業中心。
赴美修建鐵路的華工超過10萬人,到澳洲開採金礦的華工也有數萬人。由於舊金山的黃金比墨爾本的早兩年發現,所以華僑把三藩市稱為舊金山,墨爾本為新金山。廣東人習慣稱美國的華僑為金山丁或金山伯。
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各國普遍受到惡性通貨膨脹影響,法定貨幣不被信任。在美國主導下,指定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並明訂35美元可換取一盎司黃金,被稱為“佈雷頓森林體系”。此種類似金本位制的方式,基本上達成穩定戰後各國匯率與財政的目的,並且讓美元成為各國貿易往來、各種商品的計價單位,而後美元順利取代英鎊成為國際貨幣。
雖然“佈雷頓森林體系”早已瓦解,但美元依舊是霸主地位。而黃金仍然無法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需求。在國際市場上,黃金價格不是漲就是跌,來來去去都是資本在操控,看得多也就麻木了,反正我也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