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非糧化”嚴重程度是否值得重視?三個令人揪心的問題
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所以我們的食物需求量很大。所以想要保證每個國民的平均生產水平都比較難,第一個問題就是要有很大的耕地,第二個就是必須要有足夠的人口來耕作。所以,為了保證國家的食品供應,我們需要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農業中來。
不過,最近幾年,種糧的人卻越來越少了。所以,為了防止糧食減產,政府制定了一套新的農業政策。然而,隨著我國土地“非糧化”現象的加劇,對我國的農業生產造成了很大的衝擊,所以,如何處理好“非糧化”的三大問題,也是迫在眉睫的。
一、大片土地閒置
在我國的鄉村,北上廣等大城市都有大批的勞動力,所以,在鄉村,也存在著一定的短缺。如此一來,我們國家大部分的農田都被閒置著,用來種植長野,而那些土地的閒置,也會給我們國家的土地帶來很大的威脅。因此,我們必須要主動處理這樣的浪費現象。
為了緩解目前的土地閒置問題,我認為應該將那些農民工送到鄉村,從而推動他們的發展。所以,要想把他們重新回到鄉村,就必須要有更多的政策來支持他們的發展。
二、糧食種植效益不高
目前全球形勢不穩,化肥、石油等產品的漲價,給國內的農產品生產帶來了一定的衝擊。肥料帶來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因為能量上升,農業機械的價格會提高,而且會提高穀物的運價。所以,如今的糧食生產,也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中國的糧價,如果可以像其他國家那樣,大幅上漲,這也是為了增加農民收入。不過,為了保證國內的社會安定,提高人民的生存水平,政府在食品的定價上都有一定的規定。結果是,農民們的收入在不斷減少。
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都會在家裡種上其他的東西,比如水果,蔬菜之類的。這讓政府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強迫他們去種莊稼,但是他們卻不想種,而且還會影響到我們的收成。
我認為,農業生產效益低下也是造成“非糧化”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解決這一問題,我們的“非糧化”將會進一步惡化。
三、許多地區的糧食作物生產技術相對滯後
現在的糧食生產已經不適合常規耕作,因為傳統的耕作不僅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還不能進行大規模的耕作。所以,常規種植的收入也很少。
不過因為我們國家的現代化程度還不高,只有那些大型的糧庫,方圓百里之內,都會有大量的糧食儲備。所以,政府必須要大力的培養那些農民,讓他們進行更多的農業生產,讓他們進行現代化的生產。
而現代農業的發展,同樣也是政府在糧食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穀物的品質和生產是由種子所控制的。雖說現在國內的水稻雜交技術有了很大的突破,不過這種雜交水稻的種植並不廣泛,所以價格還是很高的。
這就導致了很多農民都會買一些廉價的種子,所以政府必須要控制好糧倉的品質和售價。
總之,我們國家很看重這個問題,誰也別想用別的辦法來影響我們國家的食品供應。但是,目前制約我國農業生產的“非糧化”問題卻亟待解決,這三大難題亟待解決。我想,將來政府會有更多的問題可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