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24日,長江上游宜賓段,有一條白鱘被人誤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搶救了該白鱘,並在其身上安裝了一個聲納裝置,然後進行放生,並派遣了一艘快艇對其跟蹤調查。遺憾的是,後來這艘快遞觸礁,我們和這條白鱘從此斷了聯繫。
可沒曾想,19年過去了,看到關於白鱘的消息,卻是它被宣佈滅絕。2022年7月21日晚上,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發佈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佈白鱘滅絕,長江鱘野外滅絕。不少網友感嘆:第一次聽聞白鱘之名,卻恰恰是與之永別之時。
在長江當中,一共分佈著3種鱘類,分別是:白鱘、中華鱘和長江鱘。它們堪稱是水中的活化石,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4億年前的泥盆紀,當時有一類叫做“古鱈科”的魚,它們在侏羅紀時期分化出了鱘類。因此,鱘類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近2億年的時間。現存的鱘類其實都還保留著古老的軟骨硬鱗形態。
因此,白鱘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同時也是非常珍稀的物種,屬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在分類學上,它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鱘形目-匙吻鱘科-白鱘屬,也是現在世界上現存在的兩種匙吻鱘科魚類之一。
在古代,關於白鱘就有非常多的記載,古人把白鱘稱為“鮪”,在先秦的經典《詩經》當中就有相關記載。
它的體長一般在2~3米,體重在200~300公斤,它的白鱘頭部特長,佔體長的1/3,主要因為是吻很長,平直如劍如象鼻,也有“象魚”之稱。根據魚類學家秉志先生記載:在數十年前,曾有人在南京曾捕獲到一尾體長達 7.5米長,體重達908千克的白鱘個體。
由於白鱘體型十分龐大,可以直接吞食很多大型淡水魚。因此,成年的白鱘在長江當中幾乎是無敵的存在,位於食物鏈頂端,也有“中國淡水魚之王”的稱號。
然而就是這種在淡水裡無敵的存在,近幾十年卻一直是處於極度瀕危狀態。近幾十年來,人們就很少看到它的身影。最後一次就是在2003年的時候。
這就使得我們對它的瞭解其實極為有限,甚至對它的平均壽命都不是很瞭解。連一些研究團隊當中的年輕研究人員都沒有在野外目擊過它。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就突然宣佈它滅絕了呢?到底有什麼依據?
一般來說,學術界對於一個物種滅絕的通用標準是:
在該物種最後一次被目擊之後的50年內,再也沒有任何目擊記錄。很顯然,白鱘最後一次出現是在2003年,到現在是19年,遠遠沒有達到50年,其實並不符合這個標準。不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表示:
通過一系列數據分析和模型演算,白鱘的滅絕“基本是能確定的”。
後來,2019年9月中旬,IUCN在上海組織過一次專家組評估,確認白鱘滅絕。不僅如此,也有不少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得到了相同的結果。說白了就是“白鱘滅絕”是學術圈中很多研究人員通過數據分析和模型演算得到的結果,並最終成為了共識,並非是仔細排查過的結果,當然真的去排查也不現實,畢竟長江實在太長太大了。雖然研究結果是這樣,但我依然希望他們是搞錯了,希望白鱘沒有滅絕!
為何白鱘會滅絕?
長江白鱘的滅絕,並不是簡單的歸因為人類過度捕撈,而是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
首先是葛洲壩的修建,阻斷了長江白鱘的產卵之路。
長江白鱘幼年時會隨著長江順流而下,到長江中下游地區覓食,長江中下游的水體營養豐富,滋養的魚兒數量更多,有利於長江白鱘生長和育肥。
性成熟之後,長江白鱘會逆流而上,回到上游產卵,它們的產卵地在長江上游的金沙江河段,其中柏溪鎮對岸約500米江段是主要的天然產卵場。
但是葛洲壩的修建,阻攔了長江白鱘的產卵之路,1991年之後,從未發現過白鱘自然繁殖,對於一個物種而言,沒有野外自然繁殖的記錄,意味著它很容易“功能性滅絕”。
在這種背景下,人工養殖是為數不多的手段之一,但是等到我們有足夠的技術和資金投入來保護長江白鱘時,卻再也沒有捕捉過活體白鱘。沒有活體白鱘,咱們自然無法通過人工養殖的方式來保護它,讓它在人工環境下產卵。
相比之下,中華鱘還算幸運,已經實現了人工繁殖,30多年來累計增殖放流700萬尾,且還在繼續放流之中,補充了中華鱘的野外種群。
其次是長江過度捕撈,長江白鱘體型較大,位於食物鏈的上層。雖然成年後的長江白鱘沒有天敵,但是長江白鱘必須要獲取到足夠的食物才能維持生存。但可惜的是,過去長江漁業處於粗放狀態,雖然一直設立禁漁期,但是禁漁期一過,一些漁民又會瘋狂捕撈。魚群的減少,也導致了長江白鱘面臨食物危機。
研究員危起偉表示:它像山裡沒有食物的老虎。長江無魚,白鱘是吃活魚的,魚沒有了,以魚為生的這個物種肯定就沒有了。
再者是長江航運問題,長江是我國航運最為繁忙的河流之一,而由航運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比如:整治河道,炸礁等都影響著長江白鱘的生活。
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導致長江白鱘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直到現如今,已經多年沒有見過野生白鱘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