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阿里巴巴宣佈,位於廣西、雲南的數字農業集運加工中心已全面運轉,今年之內還將在四川、陝西、山東建設三個產地倉,形成全國農產品五大集運樞紐,並在多個省會城市打造 20 餘個銷地倉。
阿里巴巴方面介紹,打造 “產地倉 + 銷地倉”模式後,數字化農產品流通網路將初步成形,一年可支撐 100 萬噸生鮮農產品送往全國餐桌。
產地倉的意義在於,提升農產品在收穫時的加工分級水平,提高果蔬供應時的品質,減少損耗,節省成本。
而阿里實現這一意義的背後是選擇使用能夠提高效率保障水果安全的智慧化水果分選裝置做技術支撐。
智慧分選 省時省力 健康安全
智慧水果分選裝置一小時能分揀7噸水果,而普通工人一天分揀300至450公斤,該分揀線效率是工人的124倍。
(機器成像中的片紅蘋果)
(機器成像中的條紅蘋果)
目前阿里產地倉已為包括沃柑、百香果、糯玉米、Sunny玫瑰、冰糖橙、雪蓮果等18種雲南農產品制定了品質分級標準並已實施。
水果分級 告別盲購盲種 實現優果優價
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制訂了水果分級標準,但是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實施卻止步不前,自從中國加入WTO後,國外水果紛紛進軍中國市場,與國內水果競爭日趨激烈水果分級標準的重要才被重視起來。
除了初步分級,行業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做多品類、大規模、針對內在品質的水果分級。
如水果行業大佬百果園就建立了嚴格的水果分級標準,根據糖酸度、新鮮度、爽脆度、細嫩度、香味、安全性等引數進行科學分級,是國內首家大規模對水果進行標準化分級的企業。
對普通水果企業來說水果優質分級只需要一臺智慧水果分級裝置就能搞定。
內部品質檢測
紅外識別暗傷技術,檢測糖度、黴心病等內部生理指標。
外觀品質檢測
全方位多視角視覺技術,檢測水果的果形、顏色、瑕疵等外部品質指標。
重量檢測
獨創動態校準以及溫度補償功能,避免環境差異造成的測量誤差。
密度檢測
篩選出有乾枯和失水現象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