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暑氣漸消”,處暑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出”表示離開,因此“處暑”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處暑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作物陸續進入成熟期,穀物逐漸變黃,人們都期望著能夠五穀豐登。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是指導人們從事農業生產的指南針。在農村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農諺的傳播,這些農諺是古代勞動人民結合生產、生活實際總結出來的語言,可以說飽含老祖宗的智慧。在農村有句農諺叫“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老話有理嗎?今年什麼時候出伏?

2022年三伏天什麼時候出伏?今年處暑是出伏前還是出伏後?

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老話說“秋後一庚為末伏”,說的就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就是末伏的開始時間。

今年8月7號立秋,這天是“壬辰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在8月15日,這天為“庚子日”,因此今年8月15號入末伏,末伏的持續時間為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因此今年的出伏時間為8月24日23時59分59秒。

由於每年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不一樣,因此每年入末伏的時間都不一樣,而每年處暑時節都是固定的8月22號~24號,這就會導致出伏的時間要麼在“處暑”之前,要麼在“處暑”之後。今年8月23號處暑,很明顯今年是“處暑在出伏前”,也就是“處暑不出伏”。

“處暑不出伏,必定是災年”,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老話的意思不難理解,說的是如果先進入處暑節氣,然後才出伏,那麼糧食的收成就不會很好,表示糧食減產。

“處暑不出伏”說的就是處暑在出伏之前,這也意味著伏天結束後處暑節氣會更早地結束。處暑節氣總共持續15天,“處暑不出伏”也說明三伏天和處暑節氣重疊,那麼就意味著炎熱的天氣縮短了,涼爽的秋天會很快地到來。

有句老話叫“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立秋時節玉米在抽雄吐絲、稻穀在結實、紅薯薯塊在迅速膨大,此時作物對水分的需求量大,下雨非常有助於農作物高產。農村還有句老話叫“處暑涼颼颼,有籽也難鼓”,說的就是大暑節氣期間如果涼颼颼的,那麼就不利於農作物進行光合作用,農作物光合作用效率低合成的有機物就會比較少,農作物就會出現“貪青晚熟、籽粒不飽滿”的現象,因此處暑時節宜熱不宜涼;如果處暑時節雨水多,不僅不利於作物成熟,而且還會導致道路泥濘,不利於人們從事農業生產。

“處暑出伏前”說明處暑和三伏天重疊,炎熱的天氣減少了,從這點來看切實會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必定是災年”就太誇張了,處暑就算在出伏前,那也就兩三天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對農作物的生長的影響是很小的,根本不能決定糧食是否豐收。

農諺具有很強的地域性,而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間的氣候差異很大,因此我們根本不能單憑農諺來預測年景。老話說“人勤地不懶”,糧食要豐收除了需要風調雨順外,更多地在於人們的田間管理,中耕、除草、澆水、施肥、打農藥,任意一個環節沒做好都可能導致糧食欠產。

“處暑不出伏,必定是災年”,這句話能夠流傳下來,我認為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警示世人多留意節氣的變化”,畢竟古代沒有天氣預報,人靠天吃飯,節氣是指導人們從事農業生產的指南針,這也體現了我們老祖宗對農業的重視。多留意節氣的變化就好比如今的我們多留意天氣預報一樣,這樣可以做到有備無患!

總結,“處暑不出伏,必定是災年”,這句話顯然誇張了,糧食是否豐收不可能由處暑和出伏的相對時間來決定,這句話的根本目的就是讓人們重視節氣的變化,以便合理的安排農業生產。

6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年輕人進城,若干年後,誰來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