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種地的為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年齡在60~70歲之間,而50多年歲還在務工行列沒有下來,40多歲以下的90%離土或離家遷入城市,時常在田間勞動的只能是這些老年人的身影。所以,有人提出這樣的狀況下去,再等十年、二十年以後到底有誰種地的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清楚,年輕一代為什麼不願意種地。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一是他們認為土地不再是賴依生存的根本,不需費苦力在土中刨食,認為有了錢就有了一切,土地是副業可有可無。二是人均耕地一畝二、三分,農資價格高,種植糧食作物去掉投入,一年利潤在千元左右,種植蔬菜每畝也就收入3000~5000元,只頂上務工一個月的收入,認為種地沒有前途。三是自已土地少,一家3~5畝土地,形不成規模種植,想規摸發展種植無錢投資,只能放棄自己的土地,外出務工。四是不會種地,四十歲以下年輕一代沒種過地,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的,轉入務工行列,一年回家一次或幾年不回家,何談會種地。
未來究竟由誰種地?大不必擔心,地還是要種的,蔬菜、糧食不會少的,而且產量與質量越來越高。這是因為種地形式不同罷了!
一、家庭農場式
此種模式多出現在人均土地較多的區域,以自家承包土地為主,又流轉別人一部分,規模在200畝以下,以專業種植2~3種糧食農作物或1~2種瓜菜及果樹,如專業種植草莓、藍莓、番茄、瓜類及桃、蘋果、等水果。收入規模每年收益在20~30萬元之間。
這種形式的種地,多為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是未來種地帶頭人和主力軍。
二、合作式
合作式由3~5戶組成在一起,由一人負責,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品種、分開收穫的模式,多為親朋好友,規模與家庭農場相當。多為鬆散形式,負責人為有經驗的中年人,這部分人為今後種地的基礎。
三、公司式
公司以土地流轉形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土地承包戶可以在土地上勞動,公司支付報酬。公司規模較大,一般有土地在1000~3000畝,甚至更多。公司建制比較齊全特別是技術人才,多為農業技術專門人員,使用的種植技術為現代先進技術。收益較大,此模式是未來種地的有益補充。
四、集體組織式
以原鄉、村為單位,歸屬承包戶的土地。集體經濟組織進行經營,付給承包戶一定的土地費用,承包戶可在土地上勞動取得報酬。集體組織去除承包戶的土地費用、投入成本、盈利為集體組織的公共收益,其成員共享。這種模式正在大多數地方試行,是壯大集體經濟的一種形式,是未來種地的新希望。
以上籠統地說明了未來由誰種地的幾種形式,沒展開詳細敘述,可能有些觀點不正確,願與大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