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存錢應該是刻在骨子裡的意識。特別是我們走過那些艱難時期,更知道存錢的重要性,而對於百姓來說,選擇存錢時,除了安全性以外,最重視的就是利息了,因為利息的高低直接決定自己存款收入,不同銀行不同存款產品的利息也存在差異。
尤其是在存款本金較大的情況下,即便是不起眼的利息差異也能帶來較大金錢數額的變化。以現在國內的存款利率水平來看,定存年利率達4.5%應該算是較高水平,但問題是現在卻很少有人辦理這種存款,這也讓銀行員工一度感到十分不解,現在的儲戶為什麼如此挑剔?
現在銀行賺錢已經是人盡皆知的秘密,比如工商銀行作為宇宙第一大行每年的盈利都非常可觀,其他銀行雖然沒有工商那麼強的賺錢能力,但是收入也是其他行業無法與之比較的,這也導致國內有越來越多的銀行出現,也加劇了這一行業的競爭。
不同於國有大行,民營中小型銀行在百姓心裡的信任基礎不強,再加上影響力不夠,他們想要吸引儲戶就需要使出更多的手段,現在銀行市場競爭激烈,中小型銀行為了能新儲戶存款就需要拿出利率上的誘惑,但令人意外的是現在定存4.5%的利率儲戶都不願意存了。
很多人認為可能是這些儲戶對中小型銀行本身就有偏見,但專業人士解釋稱,大家之所以拒絕這麼高的利息誘惑主要源於三點因素。其一是中小型銀行自身影響力的問題,在中國有工商、建行、郵政儲蓄、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知名大型銀行。
他們的存款利率雖然不算可觀,但大多都有國家背景,特別是在此前已經有過銀行破產的先例之後,大家在利息和安全性的2選1中還是更傾向於安全性,畢竟選擇銀行存款的人本身就更保守謹慎,這些銀行的利息雖然不高,但勝在安全。
但中小型銀行則不同,他們儲戶規模一般沒有強大的背景,隨時都面臨倒閉的風險,即便這些中小型銀行也受到相關機構的監管,在出現倒閉後,儲戶也能得到50萬以內的全額賠償,但有些用戶可能無法得到全額加利息的賠償,而且即便能得到賠償,這個過程也比較漫長。
其二是這種存款可能期限較長,通常來說利息越高,存款年限就越久,4.5%的定存年利率有可能屬於5年期的定期存款。
對於大部分儲戶來說,大家選擇在銀行存款都更傾向於那些三年期定存,相比之下5年期時間過久,我們無法確保在這期間沒有急用錢的情況,一旦中途取出這些定期存款則意味著利息全都白費,取出來的錢利息還是要按照活期存款來計算。很多人考慮存5年期的定存不確定性太強,所以還不如存三年期。
其三這種存款可能屬於結構性存款。所謂結構性存款就是指儲戶在進行存款時有一部分資金其實並不是用來存儲,而是用於參加理財投資的。
但理財投融資和存款最直接的差別就在於理財投資可能有賺有賠,賺了倒是好事,一旦賠錢,則意味著儲戶在銀行的投資給自己造成了虧損,很多人到銀行其實都希望選擇那些保守的定期存款,所以這種有賺有賠概率的結構性存款即便給出4.5%的年利率也很難令大家感到滿意。
更何況現在有一些股份制銀行對三年期限的定存也給出了3.98%的利息,而且還能做到月付利息,如此算下來一年利率率也能達到4.2%。
對於儲戶來說,每個月都可以領到利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盈利更容易讓人感到安心。所以現在這種4.5%利息的定存之所以不受歡迎,並不是因為大家對這個存款利率還不夠滿意。
結語
而是因為大家清楚這種存款水平不可能是我們最理想的存款產品,而過於貪圖利一些則意味著要損失些什麼,要麼是存款的安全性,要麼是存款的風險性。總而言之,在這種經濟局勢動盪的背景下,大家更希望讓手中的錢穩賺不虧,所以有些銀行存款利率雖然沒有達到非常可觀的水平,但至少讓大家能夠更放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