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綜述

雞是中國農村廣泛養殖的家禽,公雞打鳴、母雞下蛋也是自然界中的定律,然而這些定律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也會發生改變。

母雞本是農戶家庭中最具價值的家禽之一,它能夠下蛋、孵育小雞,老母雞的營養價值又非常高,然而農村有一種說法是母雞學公雞打鳴就要把它殺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母雞打鳴有著什麼寓意嗎?

打鳴——地位的象徵

我們都知道公雞打鳴,母雞下蛋,是自然界中的基本規律,兩者各司其職,互不干擾。但你知道嗎,其實公雞打鳴不僅僅是叫晨那麼簡單,打鳴也象徵著一個公雞的地位。

在鄉下的清晨,早起的你一定會被公雞的打鳴聲吸引,這些公雞氣宇軒昂,站在高處打鳴的它們顯得非常驕傲,那麼你知道公雞打鳴的原理嗎?

公雞大腦中有一個“松果體”能夠分泌褪黑素,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進公雞的眼睛裡,褪黑素的分泌將會受到抑制,這個時候公雞體內的雄激素開始大量分泌,它們便會不由自主地打鳴。

所以公雞才能夠在清晨做一個自然的定時鬧鐘,其根本原因想必也在於很多時候它們自己都無法控制住自己。

除了早晨的鳴叫,其他時候我們也能夠聽到公雞打鳴,而那又意味著什麼呢?

雞是群體性動物,而公雞又非常好鬥,公雞們為了爭奪配偶會互相爭鬥比拼,勝利者會通過打鳴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同時也是為了吸引母雞的注意,有的時候也會通過打鳴來警告其他公雞不要踏足自己的領地。

打鳴聲是公雞力量的表現,鳴叫聲的強弱決定著這一個公雞在族群中的地位,地位高的公雞不僅能夠在食物和配偶上獲得優先選擇權,並且擁有最能彰顯地位的優先打鳴權。

公雞打鳴會按照地位依次進行打鳴,能夠領頭打鳴的公雞那地位一定是雞群中最高的。這樣看來,打鳴對於公雞的確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但是母雞打鳴又是因為什麼呢?

“不祥之兆”

雞的種群有高低貴賤之分,能夠打鳴的公雞也必然是團隊中的領袖地位。母雞打鳴很有可能是因為它存在的種群裡已經沒有公雞的存在了,而這個時候這個母雞為了樹立在母雞群中的地位會開始打鳴示威。

而在沒有公雞的情況下,其他母雞也會將它默認為領袖,從此它就擁有了和公雞領袖一樣的食物優先權利。

隨著時間的推移,習性上的轉變漸漸地將會演化成變成生理上的真正轉變,最終這個母雞會將自己完全當成公雞一樣,重複著公雞的職責,每天進行打鳴。

然而母雞打鳴違背了人們的認知,在人們的眼裡事出反常必有妖,由於古時候人們認知有限並且對於封建迷信的依賴,便將這種現象當成“不祥之兆”,犯了忌諱,主人家也許會因為此會發生“不好”的事。

久而久之,這種說法便一直流傳在農村中。不少地方的農村都有著類似的說法,認為母雞打鳴就是異象產生,只有將這隻母雞立即殺掉,才能夠躲避災禍的降臨,為了保自己平安,養雞的主人家也一般會照做。

生物性轉換

母雞打鳴是一種“不祥之兆”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事實上,這是一種性反轉現象,即動物在體內雌雄激素的作用下,從功能性雄性或雌性個體轉變為功能反轉性個體。

一般來說,在動物身上很少發生性反轉現象,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這種可能性的發生。由於雞體內有兩個卵巢,即左卵巢和右卵巢。

左側卵巢負責排卵、催化,到最後變成雞蛋排出體外,這也是釋放雌激素的重要器官;但右側卵巢始終處於休眠狀態,一般來說,它不會工作,甚至不會發育。

一旦左側卵巢受到某種影響而受損,產卵頻率就會降低,甚至停止產卵。此時,母雞體內雌激素的分泌也會減少。同時,為了維持體內激素的平衡,通常不活躍的右卵巢開始逐漸開放,並開始分泌雄激素,這時,母雞會逐漸變成公雞。

但此時,母雞可能只會打鳴,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公雞,但當右卵巢完全打開和發育時,它將形成一個新的雄性器官:卵睪,與公雞器官具有相同的功能。

這個時候,這隻母雞已經完全轉化為一種公雞了,也就是說,在性反轉後,它們會變得像公雞一樣好鬥,經常欺負其他雞群,不會再下蛋並且頻繁打鳴,而這一現象的觸發條件就是當母雞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明顯強於雌性激素。

現實生活中母雞產生性反轉的事件並不少,而農民們餵養母雞也絕大多數是為了下蛋,當母雞不再具有下蛋的功能並且變得好鬥、欺負其他雞時,主人家這個時候將它殺掉似乎也是無可厚非。

結語

母雞打鳴並不是“不祥之兆”,而是一種正常的生物性反轉現象,這些封建迷信的說法也是源於對於生物知識的欠缺。但母雞不下蛋被殺掉確實也是利益的最大化處理,殺掉母雞也是為了消除在雞群中存在的隱患。

處於科學與法治社會的我們,對一些封建迷信的說法更要理性分析,應該努力去探究其背後隱藏的科學真理而非以訛傳訛。

4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大佬總想跟我搶兒砸》離婚後厲北爵每天都在後悔,9.6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