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大家聊了“液體農膜”這個話題,它在渭南千畝的土豆田地裡試驗十分成功,大家瞭解了“液體農膜”的神奇之處,土壤下的馬鈴薯照樣身份不凡,它在我們普通的菜市場很難賣到,它的馬鈴薯品種是關鍵,人們稱它為“麥肯品種”,被製作成了大家喜歡吃酥酥脆脆口感的薯條,薯條不僅考驗的是炸的技術,還對薯條的質量有更高的要求,一位殘疾小哥把這種馬鈴薯大棚種產量比露天多出3000斤,辛勤勞動下一年賺了15萬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跟我一起往下看。
提起馬鈴薯大家可能還要想一下,它也被人們稱為土豆、洋芋和芋頭等,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被人們分為兩大類,加工薯和商品薯,加工薯常被用來加工土豆澱粉、油炸薯條和全粉加工,一位農村殘疾小哥通過種植土豆,一年賺了15萬,母親說終於放心了,小哥把土豆種進大棚裡,每畝最高的產量達到了11700斤,而在露天種土豆正常的話產量為7500斤左右,一畝地足足差了3000斤。
殘疾小哥總共種植了500多畝土豆,露天的土豆有200多畝,大棚裡的土豆從4月下旬就開始收穫,大棚種土豆最早宜在10-12月,翌年的2-4月份就能收穫,麥肯專用土豆的種植需要在土地耕作、施肥、澆水等一系列環節執行標準化流程,小哥土豆種進大棚裡,土豆各項生長環境參數可控,要想成為“油炸薯條”的原料,要經過層層篩選,殘疾小哥選擇了一種價格較貴的“荷蘭土豆”。
有人說不就是油炸薯條嗎?用得著把土豆的品種挑三揀四嗎?“荷蘭土豆”形狀呈橢圓形,外皮和裡邊的心都是黃色的,澱粉少口感脆,而本地土豆呈圓形,顏色泛白,澱粉多水分多,如果你是消費者你會選擇哪種土豆呢?常年和土地打交道的小哥說只有熟知土豆喜冷涼、長日照和水肥需求量大的生長特性,才能種出高品質的土豆“麥肯品種”。
殘疾小哥說要說大棚土豆種植產量雖比露天種植高出3000斤,但在管理上的要求精細化嚴格得多,棚內的管理無非就是光照和溫度,遇到連續陰雨天氣,土豆屬於長日照作物,小哥使用精準波段的激光植物補光燈,從下午16:00開啟,每隔4個小時旋轉一次,中間留2個小時的黑暗期,一個晚上給生長的土豆補充光照8小時,一個月下來也僅耗3度電,各位網友你見過激光植物補光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