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農村地廣人稀,農民除了每日的外出勞作之外,還會在自家院落養殖一些家禽,諸如雞鴨鵝等,日常散養,既可以拿到集市上售賣換些家用,還可以得到附屬物—禽蛋,這樣農民的油鹽醬醋錢也就有了門路,在大多數人看來,動物體型越小,價格越貴,可是鵝的體型比鴨子大多了,為什麼鵝肉比鴨肉貴呢?

在農村,鵝與鴨子是最普遍的見到的家禽,尤其鴨子更是成群結隊,邁著八字步慢慢悠悠地走在路上,大喊一聲,鴨子便紛紛嘎嘎嘎地飛跑向池塘,隨機幾個潛泳消失在水裡,一忽兒功夫又冒出頭,警惕的左右張望,而大白鵝就不同了,它一般就是一隻或二隻,高傲的慢條斯理地走在路上,偶爾長嘶一聲,嚇得其它小動物四散而逃,即便是村裡的土狗,也要退讓三分,鵝的嘴巴那是一個厲害,為什麼鵝肉貴反而養殖的少呢?這就要從俗語“鴨食渾,鵝食青”說起。

鴨子是雜食性的動物,它們吃食青草、蚯蚓、小魚小蝦間或螺螄等,對任何一切可以啄食的東西,都要強行吃食,所以養殖鴨子食材比較容易獲得,這樣養殖成本大大降低,而大鵝不同,鵝吃食比較講究,它是素食主義者,只吃青草或者青菜,而且還要乾淨,不然寧願餓肚子也不吃食,這樣大鵝的養殖成本大大增加,自然要售賣的價格貴了,這就是俗語“鴨食渾,鵝食青”的來源。

鴨子屬於呆頭呆腦類型的,它雖然喜歡水,但是沒有水依然能顧生活得很好,而且一點不怕髒,哪怕羽毛上泥濘不堪,只要不缺吃的,它一樣無所顧忌,可是大鵝就不同了,它最愛整理與清洗羽毛,身上一點泥垢也不可以有,所以養鵝必須有池塘,不然它們就會無精打采,所以鴨子可以規模養殖,而大鵝就不可以,這也是物以稀為貴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生長週期不同,鴨子從出殼到出籠一般需要2個月就可以了,而大鵝從出殼到出籠需要3個月的時間,雖然相差一個月,可是養殖成本卻大大增加,而且小鴨子購買成本5元左右每隻,而小鵝至少10元每隻,加上飼養週期長,效益相應縮水,所以售賣價格自然也會不同。

綜上,鵝肉比鴨肉貴,除了鵝肉營養豐富外,還有以上三種原因,這也是集市上售賣鵝的少而售賣鴨子多的原因,俗語“鴨食渾,鵝食青”,切實把這兩種家禽的習性描述的透徹,也最終導致售賣價格的不同。

9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此花名為紫月荷,花姿優雅,蘭香芬芳,養在家裡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