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化學品過量使用造成的環境汙染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引起了公眾的日益關注。接觸重金屬、空氣細顆粒和有機化學品等汙染物可能會威脅人體健康,誘發疾病。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周群芳研究員與江桂斌院士聯合溫州大學、江漢大學等多位科研人員在Eco-Environment & Health期刊上聯合發表了題為“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 hidden culprit for health issues”的綜述研究。

該論文第一作者為溫州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助理研究員徐漢卿,通信作者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周群芳研究員,合作者來自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溫州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高等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江漢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YFA0901101)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2193050, 92143301, 22176203)等項目資助。

關鍵詞:環境汙染;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病學調查;病理學研究;因果關聯

doi:10.1016/j.eehl.2022.04.003

Highlights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ncriminate the pollutants in causing diseases.

Epidemiological data show the correlation of pollution with health problems.

Toxicological studies reveal the potential pathogenicity of typical pollutants.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impacts from the massive discharge of chemicals and subsequent pollution have been gaining increasing public concern. The unintended exposure to different pollutants, such as heavy metals, air pollutants and organic chemicals, may cause diverse deleterious effects on human bodies, resulting in the incidence and progression of different diseases. The article reviewed the outbreak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related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th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on certain pollution-correlated health effects, and the pathological studies on specific pollutant exposure. By recalling the notable historical life-threatening disasters incurred by local chemical pollution, the damning evidence was presented to criminate certain pollutants as the main culprit for the given health issues. The epidemiological data on the prevalence of some common diseases revealed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to blame, such as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fine particulate matters (PMs) and heavy metals. The retrospection of toxicological studies provided illustrative clues for evaluating ambient pollutant-induced health risks. Overal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s the hidden culprit, should answer for the increasing public health burden, and more efforts are highly encouraged to strive to explore the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s through extensive epidem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studies.

圖1 環境汙染源及潛在的人體健康威脅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周群芳研究員與江桂斌院士聯合溫州大學、江漢大學等多位科研人員在Eco-Environment & Health期刊上聯合發表了題為“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 hidden culprit for health issues”的綜述研究。該文由淺入深系統梳理了環境汙染與人類健康問題的關聯性,多角度證實環境汙染是一些人體疾病發病率高且逐漸年輕化的潛在元兇。該文按照時間軸順序引入了歷史上由環境汙染引發的典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些震驚世界的歷史慘案警示後人,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會對我們進行報復,我們最初的成果又會消失。流行病學研究可為闡明環境相關疾病的病因提供重要線索,在對環境汙染與人類健康的流行病學調查證據(包括心肺疾病、內分泌疾病、生殖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進行回溯和總結後發現,疾病呈高發病率和年輕化趨勢,且某些疾病與特定的環境汙染物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說明這些汙染物是造成疾病的潛在成因。最後,該文通過回顧相關毒理學研究,總結了重金屬及有機金屬化合物、有機鹵素化合物、酚及雙酚類化合物和大氣細顆粒物等化學汙染物施用下人類或齧齒類的離體或活體毒性效應及相關毒性機制,為闡釋上述疾病的潛在病因提供部分實驗證據。

圖2 環境汙染相關代表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綜上所述,環境汙染可能引發人類各種健康問題,是公共衛生負擔日益加重的潛在罪魁禍首。目前仍有很多病因尚未明確,需要多學科協同解決。作者呼籲在探索環境汙染與疾病成因時,應及時吸取以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經驗教訓,利用流行病學研究方法識別更多的潛在致病汙染物,並結合毒理學研究其對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及其機理,為明確疾病的環境誘因提供重要證據。未來工作應考慮綜合分析汙染物的聯合暴露對健康效應的不利影響,以及一些新型化學品對人類健康的新威脅。揭開人類健康問題環境元兇的神秘面紗,將是保護人類生命與健康,保障人類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

第一作者簡介

徐漢卿,博士,助理研究員,現工作於溫州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2010年在瀋陽農業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13年和2018年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分別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2018-2022年在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主要從事環境汙染物內分泌干擾效應及毒性機制研究和有害藻及藻毒素的生物危害及機制研究。近年來在J. Hazard. Mater.,Environ. Sci. Technol.,Sci. Total Environ.等期刊發表論文近10篇,參編著作2部。

通信作者簡介

周群芳,博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國化學會會員,中國毒理學會分析毒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美國哈佛醫學院加斯林糖尿病中心、美國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日本國土環境株式會社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汙染物的毒理學效應與分子機制,曾獲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毒理學會全國優秀青年科技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等,現擔任Aquatic Toxicology副主編,H指數49。

校對和審核:張陽 王農

5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Plant and Soil“尾礦根際生物地球化學”專刊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