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這個“禹曰”,出自《山海經·中山經》。

如果再問“古人是如何測算的?”按照《山海經》的說法,是大禹派人一步一步測量的。

《山海經·海外東經》載:“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豎亥。”

郭璞《注》:“豎亥,健行人。”豎亥是個非常能走路之人。

不過,《海外東經》只說豎亥步測了東西長度。

《淮南子·地形》曰:“禹乃使太章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使豎亥步自北極,至於南極,……。”

高誘《注》:“太章、豎亥,善行人。”

學者稱,“太章”讀為“大商”,指商族始祖契,其曾協助大禹治水;“豎亥”,則指商族先公“王亥”。

就是說,大禹對於“東西”和“南北”長度的測量,都是“商人”完成的。

這倒是與戰國竹書《保訓》所記載的“商人測地中”所吻合。

需要說的是,所謂“東西”和“南北”之長度,指的是“四極”邊界,也就是大禹劃定之“九州”邊界。

《詩·商頌·長髮》雲:“帝命不違,至於湯齊。湯降不遟(遲),聖敬日躋。昭假遟遟,上帝是袛,帝命式於九圍。”

《毛詩傳》:“九圍,九州也。”齊說《注》:“九圍,九州之界也。”

《商頌·長髮》,是商族的史詩。此詩記載,成湯再次勘探規劃了九州的範圍。

《商頌·殷武》:“天命多闢,設都於禹之績(跡)。”

殷人對“九州”的規劃,未超“禹跡”之範圍。

“九州”之“四極”之外,便是“四海”。

《淮南子·地形》說:“闔四海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

這與《山海經》所云一致,是以步測量之步數換算而來的。

那麼,問題來了,古人有無可能行走這麼遠?

實際上,按照史籍的記載,大禹治水,劃定九州,他已經走過、到過“四極”,只是沒有具體測量長度而已。

《尚書·禹貢》記述大禹治水成功:“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滌源,四海會同。”

“九州”的邊界在哪裡?《禹貢》說:“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迄於四海。”

東邊到海岸,西邊到流沙。北和南到能到之處。何努研究員的團隊根據距今4700年左右的陶寺古觀象臺和出土“圭表”考證,北至貝加爾湖一帶,古時此湖被稱為“北海”,南至南海。

這也就是《山海經》所記載的“山經”的範圍。數千年前的先民,是完全可能通過行測量的,儘管耗時長久。

必須說的是,四海之內,或曰天地之間,“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四極”必有相交之點,這邊形成了一個“十”字,即古人所謂的“四方五位”——東西南北中。

這的確是古人通過“觀象授時”,或者說“立杆側影”而得到的認知。

中國自一萬五千至一萬年前,便開始了“農業革命”。農耕的生產生活方式,對日月星辰和時令變化,有著天然的緊密聯繫。

於是,先民便自覺地開始觀測天象,然後發展成為“立杆側影”。

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國先民的“立杆側影”實踐,考古實物證明,開始於七八千年之前。

測日影的“杆”,古人稱“髀”,即人的腿骨,可知古人曾直接以自己的身體測定日影的變化。“夸父追日”所記述的,不是夸父追趕太陽,而是追趕“日影”,這是對史前“立杆側影”活動的神話表述。“杆”,還稱“表”稱“圭”稱“晷”。

通過“立杆側影”,先民在距今7000年前,已經準確掌握了“二分二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影變化,並測定了東南西北四個準確方位,實現了“時空”的統一,7000年前的出土器物上的“+”標誌,後來被稱為“二繩”,亦即“子午線”和“卯酉線”。

古人觀測到,夜間的星空正北方“北斗”的位置,最為縹緲遙遠,便稱之為“天極”,是天之正中也是最高處。據此,先民便尋找測定與之對應的“地中”。

《尚書·堯典》、戰國竹書《保訓》等古籍,記載了帝堯、帝舜和上甲微測地中的事蹟。

古人認為,“天極”,是“天帝”或稱“上帝”的居所,人間之君王也必須“居中而治”,眾多典籍中,都記錄了這一思想,作為著名的,便是青銅彝器“何尊”銘文中的“宅茲中或”。“或”,被解為“域”或者“國”。

這一思想及其記載,也是後來“中國”一稱的淵藪。

“測地中”,“圭表”在夏至日,所測定日影一尺五寸或一尺六寸處,即為“地中”。同日,日影每長(或短,如在南方)一寸,便相距千里。這是古人檢驗過的數據,真實可靠。

據此,在先秦時期的《周髀算經》中,已經通過“勾股定理”確定了數學公式。

大致就是這樣。

6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羊嘴巴潰爛怎麼治療?羊爛嘴角怎麼辦最快最有效?養羊人一定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