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月20日中新網報道,杭州市淳安縣一農民因逮捕114只蟾蜍用於獲取蟾衣而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而後將追究其刑事責任。為此有網友表示不解,為啥抓田裡隨處可見的蟾蜍還犯了法?這蟾衣究竟是啥,竟讓農民為了它鋌而走險?
蟾蜍是什麼?
你是否在農田裡看到過一隻只背上長滿疙瘩、皮膚呈黑褐色、長相形似青蛙的小傢伙?沒錯,這小傢伙就是蟾蜍。蟾蜍俗稱“癩蛤蟆”,跟青蛙一樣屬於兩棲動物。在我國,蟾蜍主要分為兩類,分別是中華大蟾蜍和黑框蟾蜍。
由於它們水陸兩棲的特性,所以一般情況下,它們會呆在草叢內、水溝邊、田邊或泥穴等比較潮溼的地方。蟾蜍不喜光,因此白天不怎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只有到了黃昏和夜晚才會出來活動、覓食。在飲食方面,它們主要是以蝸牛、蠅蛆、甲蟲等昆蟲為食,對食物的要求沒有那麼高,所以也比較容易存活。
在一般情況下,蟾蜍不會集中出現,而只有在大雨過後,它們才會集體遷移到乾燥的地方去捕食害蟲。但也因為其行動緩慢、反應不靈敏、不能像其他蛙類一樣擁有很強的彈跳力,所以很容易讓人逮捕。那麼為何這其貌不揚的小傢伙會讓農民如此著迷呢?
蟾蜍的藥用價值
別看它長相醜陋,其實它全身都是寶。蟾蜍耳後的大毒腺和背部的疙瘩能分泌有毒的蟾酥,而蟾酥據有關醫書記載,它具有強心、消炎和抗腫瘤等功效,在我國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除此之外,蟾蜍身上還有另外一件不可多得的寶貝,那就是蟾衣。
蟾衣是蟾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褪下的一層皮,在醫學上主要用於預防癌症,具有很強的藥用價值。這也讓許多腫瘤癌症患者趨之若鶩,蟾衣的市場由此也越來越廣闊。但是,蟾衣的數量卻遠遠少於市場的需求量。因此,許多商人開始哄抬物價,有些地方的蟾衣竟賣到了一萬元一公斤。讀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既然蟾蜍在農村地頭隨處可見,那麼蟾衣的數量為何如此稀少?這還得從蟾蜍的生活習性說起。
蟾衣為何成為“寶”?
蟾蜍褪衣是蟾蜍生長的一種習性,在褪衣的過程中,需要依靠身體和腿部力量的擺動來褪除身上的那層“衣”,所以會消耗它許多精力。為了給自己補充能量,它會將蟾衣作為自己的食物,一邊褪衣一邊吃,所以在自然環境下要想從蟾蜍的身上獲得一張完整的蟾衣是很難得的。
也正因為如此,蟾衣的稀缺性讓它成為了市場上的一塊肥肉。據有關調查顯示,大概要3000只蟾蜍才可以一次褪下1公斤左右的蟾衣,這也體現了蟾衣的珍貴性。蟾蜍成為農民眼中的“寶”,而許多農民為了獲取鉅額利潤,開始在田間瘋狂搜刮逮捕,使得野生蟾蜍的數量越來越稀少。除此之外,環境的汙染也讓蟾蜍的棲息地遭到破壞,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蟾蜍物種滅絕的速度。
因此,為了保護蟾蜍不受人為干預而導致滅絕,國家出臺了保護蟾蜍的相關政策。將蟾蜍列為“三有動物”,所謂的“三有動物是指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野生動物,被列為“三有動物”的物種將接受國家法律的保護。
如果有人違法逮捕,且逮捕數量過大,那麼他將面臨蹲監獄的風險。杭州的農民就是因為違法逮捕而被送進監獄,這也是為了警醒那些為了追求利益而無度捕抓野生動物的人,讓他們知道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如今,野生蟾蜍的數量已經越來越稀少,但人們對它的需求依然高漲。為此,許多人看到了廣闊的市場,紛紛加入人工養殖蟾蜍的行列中。按理說,競爭越激烈,蟾衣的價格應該也有所下降才對,那為何它的價格卻越抬越高,甚至能賣到一萬元一公斤呢?
蟾蜍的人工養殖
雖然大家都知道養蟾蜍將會帶來巨大的收益,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能把蟾蜍養好。蟾蜍雖然容易存活,但是一般人如果沒有很專業的養殖技術,養蟾蜍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巨大的風險,不僅賺不到錢,反而還得虧本。
其實,在養殖過程中,蟾蜍很容易在蝌蚪期夭折,其中,飼養密度和食物的營養組成是影響其存活率的重要因素。蟾蜍在蝌蚪期的時候對於水分含氧量要求很高,如果飼養池中蝌蚪的數量過多,就很容易讓小蝌蚪因為缺氧而死亡。
所以一方面需要控制好養殖蝌蚪的數量並且用專業的氧氣設備進行增氧,不宜太過密集,保證他們有充足的氧氣進行呼吸。另一方面還需要嚴格檢測水中的硫化氫和氨氮的數量,按時更換新水,防止水質破壞影響蝌蚪的生活環境。
除此之外,蝌蚪變態期也是蟾蜍生長存活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蝌蚪雖然不進食也不遊動,但能量消耗卻是巨大的。如果蝌蚪的身體不夠健壯,也會因為能量消耗殆盡而死亡。所以前期蝌蚪的飼養尤為關鍵,必須保證蝌蚪在生長髮育的過程中營養充足,這樣才能提高蝌蚪在變態時期的存活率。
蝌蚪變成蟾蜍之後,蟾蜍對於溫度的要求也很高,因為蟾蜍自身的體溫調節能力比較弱,所以很容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這也是它被稱為冷血變溫動物的原因。當外界溫度低於10°C時,蟾蜍就會進入冬眠期。
整個冬眠期大概會維持4個月左右,有些時候甚至會更長。而在整個冬眠期間,蟾蜍是不進食的,靠消耗體內儲存的營養物質維持生命,如果蟾蜍的身體不夠強壯,那麼它也會很難度過冬眠期。所以在進入冬眠的前期,就需要為蟾蜍提供豐富的食物。蟾蜍的飼料一般是由奶粉、紅糖、雞蛋和蠅蛆混合而成的,這樣可以保證它體內營養均衡,幫助它順利過冬。
如果蟾蜍可以順利長大,那麼下一步提取蟾衣依然是一個難題。因為蟾蜍褪衣一般發生在凌晨兩三點夜深人靜的時候,所以農戶必須蹲守在旁邊,防止褪衣的時候蟾蜍將其吞下,但在人工養殖中,農戶會將蟾蜍放在水中褪衣,因為在水中蟾蜍無法張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蟾衣不被吃掉。
但是,即使是如此周密的辦法,獲得一張完整的蟾衣依然不容易。蟾衣質地薄如紙,稍微一碰就可能撕裂,這對於養殖戶來說也是一個難題。由於收集起來難度大且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所以市場上的蟾衣的價格才如此高昂,但這恰恰也反映了蟾衣的價值。
這蟾衣雖好,但養殖過程中風險高,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如果沒有豐富的養殖技術以及強大的心理抗壓能力,那還是不要輕易嘗試了。畢竟高收益就意味著高風險,沒有什麼買賣是可以輕易獲利的。同時,也不要鋌而走險去捕抓野生的蟾蜍,不然不僅無法盈利,還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參考資料:
中華蟾蜍仿生態養殖技術 中國現代中藥 2017.1
農民逮114只癩蛤蟆被拘 官方迴應:系“三有動物” 2017.2
一隻癩蛤蟆一年可以賺200多元?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