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西寨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是唐代詩人描述白鷺棲息的自然美景,而現在的白鷺成群結隊聚會蟹塘成“餐廳”,一隻成年白鷺一頓能吃掉5-10只扣蟹,而當種群數量較多時一天吃掉上百隻甚至數百隻河蟹,鳥害嚴重時高達20%以上,養殖戶每年損失超萬元,白鷺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捕殺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和拘役,並處罰金,一位大叔蟹塘防鳥有妙招,蟹塘裡種水稻,一畝地賺3份錢。

一畝地賺3份錢,是不是寫錯了,想知道其中緣由,聽聽大叔怎麼說?大叔姓周,被周圍人親切地稱為老周,一隻大閘蟹市場售價100元,他看中養蟹的商機,河蟹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必須是優質水源無汙染,在江山市多處考察,尋得一條小河合適養殖,這裡的土壤全是砂性土,優點是能夠過濾水中的淤泥,老周拿出多年積蓄購買優質蟹苗,時間一天天過去,河蟹的個頭越來越大,眼看豐收臨近,老周卻發現河中的大閘蟹不如往日活潑,出現大量死蟹,死蟹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的背上都有一個小洞。

堅硬的蟹殼出現一個個小洞,老周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是有人故意給他使壞嗎?想了想他平時為人和善,並沒有得罪其他人,再說人工給蟹背上鑿洞也不好操作,排除人為的可能,到底是什麼神秘力量在蟹殼上鑿出洞,老週日日蹲守蟹塘並沒有找到想要的答案,皺眉不展的老周給蟹塘安裝了視頻監控,24小時無死角監控,終於讓老周找見了這個狡猾的“殺手”,它就是白鷺。

隨著環境的改善,小河的周邊群居著一些白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能捕殺,老周剛開始僱人24小時輪流驅趕,時間長了成本高得承受不起,他嘗試扎過稻草人,綁過綵帶,安裝了高音喇叭不僅趕不走白鷺,還讓養殖工人心煩意亂,老周專門找來經驗豐富的養蟹專業戶,他們的建議是用網將水面罩起來,便宜又省力一舉兩得,但老周並不滿意水面搭網的方案。

毫無頭緒的老周滿腦子都是另闢蹊徑尋找驅鳥的方法,朋友的一句無心話讓碰到的難題迎刃而解,每年還能多掙10萬元,新聞裡有人在蟹塘裡種水稻,老周說大閘蟹從蟹苗長到成蟹要經歷多次脫殼,個頭小時還能躲進水草裡,生長的水稻剛好為大閘蟹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大閘蟹的問題解決沒多久,老周發現剛插進去水稻第二天就會死掉,為了讓水稻一直活下去他一連插了5次秧,還是徹底死掉了,經多方排查,發現死掉的水稻都是被某種生物咬斷的。

10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隱藏在鄉野的致富路,農民感嘆幸虧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