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心蟲,是大豆上主要害蟲之一。又叫小紅蟲,食性單純,在農作物中僅危害大豆一種植物。它的寄主為野生大豆和苦參等,在黃淮夏大豆產區受害較重。危害時期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抓住有利時機,採取相應措施,才能防止大發生,確保大豆豐產豐收。
一、危害特徵
大豆食心蟲以幼蟲蛀入豆莢,食至豆粒成溝、殘缺、甚至食盡,莢內充滿蟲糞。一般一個莢內有蟲1頭,1頭幼蟲可取食2~3粒大豆。
二、發生規律
在黃淮區域內夏大豆上一年發生一代,以老熟幼蟲在土中結繭越冬,第二年7月下旬開始化蛹,8月初為化蛹盛期,8月中旬為羽化盛期,8月下旬為產卵盛期,8月底至9月初為幼蟲孵化盛期,幼蟲在莢內危害20~30天老熟,9月中旬至10初入土越冬。
成蟲產卵於嫩豆莢上,每莢一粒,孵化後立即鑽入豆莢內。雨量多,溼度大是大發生的有利條件,乾旱少雨對其發生不利。
三、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從根本上解決食心蟲的發生,一是減少蟲源基數,辦法是輪作換茬,土壤進行冬耕翻凍垡,消滅越冬蟲源。二是選擇抗病品種。
2、藥物防治
1、成蟲防治
在8月上旬看到豆田中成蟲成群打圈飛舞時為盛發期,是防治成蟲的最佳期。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2000倍液噴霧。
用燻蒸法防治成蟲,方便效果好。將玉米杆截成40㎝長,一頭插入80%敵敵畏乳油溶液中(每畝100~150毫升加水適量),吸足敵敵畏藥液,將沒有吸藥的一頭插入土中,每畝插40~50個根進行燻殺。
2、卵、幼蟲防治
用2%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乳劑3000倍液,或45%甲維-蝨蟎脲水分散粒劑3000~5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500倍液噴霧,對卵和幼蟲有很好效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