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導讀:霜降將至,“霜降不見霜,來年鼠啃倉”啥意思,霜降和降霜有什麼關係?

就要迎來今年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了,這也是秋季向冬季進行過度的一個節氣。那你知道“霜降不見霜,來年鼠啃倉”是什麼意思嗎?霜降節氣和降霜又有什麼關係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霜降節氣簡介

對於霜降節氣的解釋,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是有記載的:“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意思是說這個節氣是在農曆的九月到來,而這個時候因為天氣進一步寒冷了,地表的水蒸氣凝結成為了冰霜,所以稱之為“霜降”。

霜降是24節氣中第18個節氣,當太陽達到了黃經210°時就交霜降節氣了。其時間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24日交節。而今年的霜降節氣是在10月23日,農曆九月二十八日。在霜降節氣的時候,由於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溫明顯下降了,早晚的溫差大,而秋燥也更為明顯了。

在霜降節氣的時候也有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蟄蟲鹹俯。它的意思是說,到了霜降節氣的時候,豺狼等猛獸就要開始大量捕獲食物為過冬做準備了。

而且它們捕獲的食物不會馬上吃掉,而是懸掛在樹上晾曬。之後就是樹葉開始大量掉落,而因為感受到寒義,很多的蟲子也躲藏起來過冬了。

俗語“霜降不見霜,來年鼠啃倉”

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還是比較簡單的,它說的是霜降節氣這天的時候,如果還沒有看到霜,那麼來年的糧食產量就會受到影響。而之所以說“老鼠啃倉”,是因為糧食的產量低,甚至糧食會絕收,而野外的老鼠沒有食物可吃了,就只能是爬到農民的家裡面,來啃糧倉偷吃糧食了。

在民間類似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霜降見霜,米爛成倉;霜降無霜,會鬧饑荒”,它的意思是說霜降節氣的時候降霜了,這個就是好兆頭,來年的糧食會大豐收,因為糧食吃不完而會爛在倉庫裡面。

但如果在霜降節氣的時候還沒有降霜,那麼來年的糧食產量就會大受影響,甚至還會糧食絕收,而農民沒食物可吃,也就會出現大的饑荒了。

除此之外,民間還有“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後降霜,稻穀打滿倉”的說法。

其實吧,這些農諺背後的意思是說如果霜降節氣到了,還沒有見霜,那就意味著這個期間還是比較暖和的,而且在冬季的時候也會偏暖和。

而冬季暖和讓人感覺是好過一些了,可是對於農作物而言卻並不是好事。因為“該冷不冷,不成年景”,如果本來寒冷的冬季,卻變得比較溫暖了。

那麼這樣的氣候是比較反常的,來年就容易出現一些災害。同時冬季天氣偏暖和,而地裡的大量害蟲及蟲卵就能輕鬆地熬過冬季而不被凍死,這樣到了第二年的春節它們就會大量的產卵,自然就容易導致一些病蟲害,尤其是蟲災就會很嚴重。

要知道在以前農民都是看天吃飯的,當時也沒有什麼農藥,如果莊稼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病蟲害,農民也是沒有什麼辦法的,所以產量肯定是受到影響的。

農諺有沒有道理呢?霜降就會降霜嗎?

實際上很多人都以為霜降節氣到了,就能看到霜了。但實際上這是對霜降節氣的誤解。霜降節氣的意思,並不是說這個期間就一定會出現“降霜”的天氣了,而是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而且就全國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

霜降節氣期間的氣候特點就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但是把霜降節氣和“降霜”劃上等號,這個是不科學的,因為“霜降”節氣與“降霜”無關,並不是進入霜降節氣就會“降霜”。

實際上在氣象學上,根本就沒有“霜降”這個概念。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霜也並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它是地面的水汽由於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的空氣,然後凝結而成的。一般來說,在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做“早霜”或“初霜”,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

其實未必要等到霜降節氣的時候才會降霜,只要當地降溫了,地表的溫度接近0℃了,那麼就會出現降霜的情況,像北方地區就有些地方霜降還沒到就降霜了,而在南方好些地區霜降節氣期間還是處於初秋,日平均氣溫也有十幾攝氏度,自然不太可能出現降霜的情況。

寫在後面

因此說“霜降不見霜,來年鼠啃倉”,這是缺乏科學依據的,尤其是在農業越來越發達的今天,這句農諺過時了。

不過當霜降節氣到了,也預示著很多作物要馬上收穫回來了,在農村就有不少這方面的諺語,比如“霜降蘿蔔,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來”,還有“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等。另外還有“種完麥,忙完秋,快採藕”,由此可見霜降節氣對於農民來說還是一個比較忙碌的節氣。

8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豬拉血便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豬拉血便是啥病怎麼治?本文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