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入冬白事明顯增多,現在辦白事興起4個“新怪象”,農民倍感頭疼
隨著冬季的到來,氣溫開始明顯的下降,寒冷的冬季正式拉開帷幕。在天寒地凍的季節裡。很多老人由於不能適應急劇下降的氣溫,以及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死亡的頻率是全年之中最高的。農村辦理白事,根據地域的不同,都有各自的風俗習慣,也被叫做三裡不同規,十里不同俗,雖然風俗習慣不一樣,但大體上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這幾年的農村辦白事,更過去相比,又多了幾個怪現象。這些怪現象的興起,也讓村民倍感頭疼。
讓村民最感頭疼的莫過於是大操大辦,而且在農村跟風攀比現象十分的嚴重,人家辦白事如何如何,到自己的時候無論如何也不能辦的太差。這也就直接導致了辦白事花錢是越來越多,好煙好酒都有不同的檔次區分,而且對於食材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花費較多成為現在辦白事的一個通病,但對於這樣的現象,村民除了感到頭疼之外,還沒有其他的方法來解決。不跟著辦就會招來風言風語,所以無論如何也是要跟著辦的。
除了大操大辦之外,農村白事還有一個怪現象,那就是原本是孝子守靈,全家一起悲悲慼慼,現在的農村辦白事。有的還會請來歌舞團、豔舞團,歌舞團的到來是相當的鬧騰,加上有的地區很愛在這方面取樂,表演的性質讓人無法言說。這樣的舉辦跟葬禮真的八竿子打不著一點關係。明明是悲切的白事,反而在歌舞團的烘托下,演變成為喜洋洋的喜事一般,如果是是喜喪到也罷了,明明不是喜喪的,也都採取了這樣的模式,看上去著實讓人看不懂。而且花費不少,讓村民感到頭疼。
過去的農村辦白事,都是黃土堆起墳頭即可,逢到祭祀的節日,家人會去上墳祭拜,給墳頭填把土,墳頭會在幾代人之後逐漸的消失,這也是為什麼土葬幾千年之久,耕地卻不會被墳頭所佔據的主要原因,現在的農村辦白事,興起了高規格的墓葬,專門把一塊地給圈建起來,墳頭也是水泥、石塊堆砌而成。前面再豎起墓碑,看起來格外的氣派,而且理由很充分,那就是這樣的埋葬方式,能夠讓墳頭一直保持著。但這樣的方式佔用耕地是相當大的,而且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會存在,對於耕地的保護來說,意義是深遠的。
農村辦白事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薄養厚葬。老人在世的時候,子女不管不顧,對於老人的照料根本沒有做出子女該有的,老人去世之後,反而會採取厚葬的方式,以彰顯自己的孝順,做出這些都是給親戚朋友街坊鄰居看的,意思是看自己捨得花錢,把白事辦的相當的有規模,至於老人在世的時候那一番光景,是決計不會說,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
1 #
-
2 #
第三種方式不是專家提倡的嗎?
-
3 #
少見多怪見怪不怪!
-
4 #
說的很實際一點不假,現在不比誰對老人孝順,就比人死後看誰操辦的熱鬧。
-
5 #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關健看你怎麼選擇了。
-
6 #
有錢了生活富餘了年青的老人多了(四五十歲在家養老)
-
7 #
說實在話,為保護耕地應禁止立碑
-
8 #
這是不良習慣,應當徹底抵制。
-
9 #
活著的時候好一點比這死後鬧排場好的多
-
10 #
這不是啥怪事!自己的情況自己安排,因情而定,盡力而為!傳統習俗,不怪!
-
11 #
你是哪兒?我們這兒都不讓孝子穿孝衣了,更別說大辦了。必須活化
-
12 #
不是全國統一殯葬改革了嗎?還有這樣的?
-
13 #
好,窮的喪家費點勁。有錢就折騰,也沒人限制,到不可收拾的時候會自然停下來。
-
14 #
國家應該統一改革,厚養薄葬。
-
15 #
其實現在的火葬一個骨灰盒 還要用磚 水泥砌個樓的形狀 把骨灰盒放裡面 真沒土葬節約土地
希望大家厚養薄葬,讓老人,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