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面板幹,足部面板也會幹。
老年人很常見,年輕的也不少。
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還對襪子造成深深的傷害。
近期就有許多因為足部面板乾裂,來醫院要求配尿素霜或者凡士林的。
不要以為這只是單純面板太乾引起的,其實這是足癬中的一種——角化過度型。
大家以為的足癬(就是俗稱的腳氣)是這樣的
這種屬於丘疹鱗屑型。
這種屬於水皰型。
這種屬於浸漬糜爛型。
這種屬於糜爛型繼發細菌感染。
足癬是致病性面板癬菌在足部引起的面板病。
俗稱“香港腳”、“運動員腳”或“腳溼氣”。
足癬在全球廣泛流行,熱帶亞熱帶更常見,任何年齡都有可能感染,青壯年男性活動多更高發,兒童往往是家庭內感染。
目前常見的致病菌主要是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玫瑰色毛癬菌等。真菌可傳染,在潮溼悶熱的環境中更適合生長繁殖。
足癬長在腳底、足跟和趾間(足背的歸為體癬),作為始作俑者,除了癢癢癢,還需要預防細菌感染誘發丹毒、蜂窩織炎等。
手癬、體癬、股癬等其他部位真菌感染,也常由足癬傳染而來。
足癬還可能誘發甲癬,到時候難看的灰指甲就找上門了。
足癬的治療,最常用的可考慮咪康唑、酮康唑、聯苯苄唑、布替萘芬等抗真菌藥膏,如有繼發細菌感染,可考慮使用莫匹羅星等。
以上簡單敘述了一直陪伴我們、對我們不離不棄的足癬。
那朋友們是不是好奇,如果腳趾縫裡有水泡、脫皮之類的,我們知道是真菌感染了。
那角化過度型的足癬跟單純的足部面板幹,怎麼鑑別呢?
一般角化過度型的足癬比普通的面板幹更加“幹”和“厚”。就是你怎麼塗保溼霜,足部乾裂的情況也改善不明顯,冬季可加重,但夏天足部乾裂情況也不會完全消失。
另外要和發生於足部的銀屑病、扁平苔蘚、慢性溼疹等鑑別。
需要的話可以來醫院做真菌檢查。
真菌熒光鏡檢
更多護膚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