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標題取得不好,誰是雞誰是鶴,對吧,要不得,顯得多不友好的,但意思就是這個意思,對於和我一樣偏愛基本款的姑娘來講,今天這篇不可以錯過。
如果要求放低,基本款的搭配那真是一點兒不難,比穿潮流款、獨特款容易許多。
要是對穿搭沒太多理念、對自己的風格也無超高要求,主要關注是否得體、優雅,以及最重要的,搭配是否高效,那麼,沒什麼好說的,用基本款塞滿你的衣櫃。
基本款,是我們都市人的精神體現。
但是,如果穿搭目標是“亮眼”,或者“有型”,選花哨的潮流單品反而更容易實現。
我這幾年一直在觀察日系雜誌、街拍網站,以及海外博主的穿搭動向,越來越意識到,大量堆砌新一季潮流單品的穿法,看上去驚人,其實絕大多數也就停留在堆砌”。
瞎七八糟眼睛一閉,全部都套上去!
然而,妙就妙在,哪怕只是堆砌,也都能讓人變得有趣。
換了基本款就行不通,這麼奮力地一堆,人看起來就有點顛三倒四,不甚妥當。
基本款的變數就只有三個,要有趣跟亮眼,只能靠這仨變數:廓形剪裁、單品組合方式以及顏色。
前兩個變數考水平,很要點審美、思路跟靈感來支撐,也需要考量個體的外形條件,但第三點,是可以直接複製的!
對的,今天就聊第三個變數,這個秋冬你可以直接複製的三個顏色搭配,我都試驗過了,零風險,塑造新形象,來吧——
紫色+綠色這兩個顏色,我之前講了,是今年秋冬我的偏愛,所以我做了不少綠色和紫色的單品,但是意外地發現,原來綠色跟紫色配在一起本身就好美。
這兩個顏色組合出來,雖然相當多彩,卻很文雅,不張揚,更不會顯得花裡胡哨,最關鍵的是,整個質感相當貴氣!
紫色本身是特別能提升氣質的顏色,綠色在凸顯面料質地方面則是一把好手,放在一起效果更是加倍,我那天這樣穿著去和姐妹吃早茶,一碰頭她們就嘻嘻笑,哦喲不得了,哪裡來的富家太太,我說不好意思,本太太一身兒加起來八百塊。
但我試了幾樣之後,覺得這個顏色搭配有三個雷區要避免。
第一, 不要選特別濃烈的紫色和綠色!換句話講,就是不要低明度+高飽和度,我管這叫醬香型紫+綠,會穿出問題。
紫色跟綠色一旦濃烈起來,配在一起就會顯出一種陳舊的氣息,令人想起大概兩千年左右某些難以駕馭的流行,當然今年千禧時尚又繞了回來,但是普通人的氣場還真就駕馭不了,而且襯得臉色黑黑黃黃的,不那麼精神。
第二, 需要聰明的材質加持,才能讓綠+紫呈現出最美的一面。
最好使的是光澤感,在我心目中,綠色,尤其是偏深的綠色,與紫色,是最最適合光澤感面料的個顏色,它們能讓真絲、絲光羊毛、羊皮、天絲等等材質的質感再提升好幾個檔次。
所以在綠色與紫色的組合裡,選擇有適當光澤感的單品,才能真正展現出其大美之處,並徹底解決紫+綠最容易出現的“顯舊顯暗”的問題。
第三,適度加入小面積的其他顏色作為綜合,我個人比較推薦的顏色是白色系和棕色系。
白色系與棕色系所包含的顏色,諸如粉白、乳白、米白/卡其、駝色、咖啡色等,是與紫色綠色同時最最般配的色彩,所以放進紫+綠裡永遠、永遠不會出錯。
更重要的是,在紫綠組合裡適當加入的一點白與棕,可以徹底打破“一身花花綠綠”的既視感,視覺上就更加溫和,看著更舒服。
淺駝+鐵鏽紅以前,我特別特別不喜歡鐵鏽紅這個顏色,一直覺得時尚界最奇怪的顏色,豬肝紅要排第一,鐵鏽紅就該排第二,因為早些年,豪氣萬千的城鎮中年男性中間巨流行一種鐵鏽紅、豬肝紅的冰絲T恤,給我留下了過於深刻的印象!
於是,這兩個顏色在我眼裡就成為了喜歡系名牌大釦子皮帶、戴玉飾和鉛球那麼大的珠子的中年男子的代表色,怎麼愛啊……
在前段時間,我做了點嘗試,終於搞懂,鐵鏽紅應該要有獨特的開啟方式,一旦這個方式對了,它的美無可比擬,而且在秋冬,它是最佳的增溫利器。
一句話,千萬不要給它上高光,在啞光的、細膩的材質上,鐵鏽紅就能徹底擺脫土氣和浮誇,變得飽滿、醇厚,而且沉穩。
是的,紅色常常會給人有點鬧騰的感覺,但是鐵鏽紅不會,它雖然熱情,卻是沉下來的,所以適用的場景要多得多。
而說到與鐵鏽紅匹配的顏色,白色當然是不會錯的選擇了,不像白+大紅那麼耿直憨厚喜慶,也不像白+粉紅那麼刻意彰顯女性柔情,但又能展示出白紅組合最經典的撞色感。
但是,不能總是用白色來配鐵鏽紅,難免有點無聊,除了白色外,鐵鏽紅的完美搭檔,還有淺駝色!
要仔細探討鐵鏽紅的話,它其實是一種介於橘紅與棕之間的顏色,沒有橘紅那麼炫目,但又比棕色活潑,與橘紅跟棕同時最匹配的顏色,毫無疑問,就是淺駝色了,所以拿來配鐵鏽紅,一定不會錯。
但是,大片的鐵鏽紅+駝色的組合,我覺得只適合五官本身比較大、輪廓比較深的人。
大面積淺駝+鐵鏽紅仍是撞色的路線,而且顏色飽滿度比白+鐵鏽紅還要來得強烈,像我這種長得比較平淡的臉,本身的特色跟風格都要被這種組合吃掉了!
我個人會建議,一方面,不要穿大面積的靠近臉龐的鐵鏽紅上衣,比如說鐵鏽紅的西裝啊,大衣啊什麼的;另一方面,把鐵鏽紅的面積縮小,作為提亮色,最好用。
比方說,圍巾、鞋子、包包、內搭的毛衫、長外套下的裙子,等等,選擇鐵鏽紅,其他的選擇淺駝色,效果同樣的好,還不挑長相氣質。
聰明的黃+棕我第一次隱約意識到自己喜歡這個顏色組合,是從甜點開始,但凡以黃色+棕色為主色調的甜點,我通通都想試一試,因為它們讓我想起檸檬、香蕉、香草的香氣,以及朱古力、咖啡、杏仁、芝士的濃郁。
試問這……誰不想要抿一口?
所以,這,就是這個顏色組合的意義:讓你變得美味!
這個顏色組合還有一個好處,特別適合我們東亞人的膚色,雪雪白的膚色穿黃+棕反而沒有微黃皮穿來得和諧、有味道。
黃有許多種黃,棕也有許多種棕,所以具體怎麼選才能讓黃+棕美妙,也是需要一點微妙的技巧,我這裡分享給大家一個我個人認為特別好用的原則:保持黃與棕在明度及飽和度上的一致即可。
比方說,濃郁而飽滿的金黃色,就應該跟同樣深沉而強烈的紅棕色相配,那樣,就是滿滿的秋天的味道,給人印象溫暖、親切、熱情。
如果將低明度高飽和度的紅棕色,硬是與高明度的明黃色搭在一起的話,和諧度就大大降低了。
再比方說,溫柔的鵝黃色,我覺得是秋冬季節裡最最有暖意的顏色,令人想起暖融融卻不刺眼的陽光,沒有人不愛它,如果能將其與給人同樣感覺的奶茶色相配,那好感度直接飆到頂,基本上人見人愛。
以此類推,高明度、高飽和度的太陽黃單品,很多姑娘可能都一時頭腦發熱買過,買回來又覺得怎麼配都像個愣頭青,怎麼辦?就用這個方法嘛,與棕色系中最明亮、色彩度最飽滿的赭色相搭配,又提氣,又亮眼。
而像卡布奇諾一樣的卡其色,明度中等,飽和度略低,灰度較高,帶著莫蘭迪色系的特點,如果用同樣感覺的茉莉黃去組合,色彩感增加了,高階感也出來了。
而前兩年流行的用明黃配卡其色的穿法,我個人沒有很喜歡,因為有點像硬湊到一起,沒那麼有整體感。
這個保持色彩的明度與飽和度一致的方法很好用,如果色彩感不是太好,我覺得就可以拿來作為一個基本準則,在所有顏色搭配中使用,對保證配色不出錯很有幫助。
最近蘇州進入了一年中最詩情畫意的季節,身邊的色彩陡然多了起來,天空出奇的藍,晚霞格外的紅,植物都特別多彩,不知是不是受季節的感染,我自己每天也都在為基本款的顏色搭配忙個不停。
我自己不是特別喜歡弄得跟火雞一樣,那種風格我壓不住,但如果一直低調著,就也不是很甘心,所以在做衣服的時候,也一直在嘗試多樣化的顏色,想辦法形成不那麼誇張、但又比較有特色的組合。
今天分享的三個色彩搭配,我覺得是絕大多數人都能駕馭的,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最最普通跟常見的微黃皮,不特別白、也不特別黑,黃麼有一點黃,但也就是黃種人常見的黃,所以我穿著合適,我相信多數人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那麼就嘗試起來吧?不要錯過這個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