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愛美,男男女女都愛,比起日本人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第一次去韓國是十三四年前,年紀小,跟團,導遊是穿戴整齊、笑眯眯的中年男子,在韓國的第二代移民。
別的都記不清了,就記得他站在旅遊大巴的前頭,用手指把密而黑的頭髮輕輕一撥,說,肉毒的精華,知道吧?我都塗,不塗混不下去,韓國男人也不容易!
然後就是一大通關於韓國人如何愛美、搞得很麻煩的嘰裡咕嚕,於是那趟旅行別的也沒印象,就記得韓國人愛美這事兒了。
著名的整形美容一條街
我不確定韓國人的愛美熱情到底是因為社會文化、群體壓力還是別的什麼原因,也不管這種愛美是對是錯,總之,他們確實很會捯飭。
在韓國女星特別擅長的“氧氣感”,都是這麼折騰出來的中和大家聊到過,在我眼裡,韓國明星跟博主的平均硬體水平比不上國內的,都是黃種人,在十四億人口裡外形出挑的人,跟在五千萬人口裡選出來的漂亮人兒,不能是一個級別。
饒是如此,他們硬是在世界範圍的社交媒體中塑造出了一大堆型男靚女。
不過,韓國明星跟博主也有給穿搭效果加分的明顯外形優勢,那就是頭小。
不知大家發現沒有,韓國明星跟博主們,頭可是真。的。小。
到底是他們那兒只有頭小的人才能紅呢,還是韓國人本身頭圍就比我們小,我沒有找到科學答案,但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前者,也許這就是韓國人的審美。
看到韓國博主們的照片時,我常常都感嘆,這些頭到底是怎麼長的?
至於頭小對於穿衣服而言優勢在哪裡,沒有人不懂吧?我就不廢話了。
我家附近有個區韓國人特別多,我以前常在那兒吃吃喝喝,見過許多頭只有一粒米那麼大、肩膀平平、長著通天細腿的年輕韓國男生,加上穿得漂亮,特別出挑。
但僅限於年輕男孩,中年男人的頭看起來就都是肥肥大大一圈。
韓國男明星一發福也總是從腦袋開始,從鯧魚變成胖頭魚是韓式發胖的詛咒。
言歸正傳。
雖然韓國博主會打扮,但我在圖片網站觀察了一年多的韓式時尚後,發現穿搭套路大概總共就四種,大不了在這四種套路的基礎上做些許個性變化。
今天就把這四個套路分享給大家,看看能不能為你每天出門的搭配帶來新靈感。
韓式清新冷淡風冷淡風的韓國博主在社交媒體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是被東亞三國以外的國家廣泛認可的重要韓式時尚。
冷淡風看起來好像都差不多,總歸是抹除性別特徵、消滅一切性感,可是一國的冷淡常常會區別於另一國的。
韓式冷淡風,是所有冷淡風中我個人比較青睞的,原因很簡單,它更傾向於“淡”,卻沒那麼“冷”。
換句話講,韓國冷淡風不拒人於千里之外,因為多了些許溫柔+清新的氣息,它就變得更像鹽系,卻比鹽系又要多點滋味。
這型別穿搭風格離不開兩個重要元素:基本款,以及清淡灰調的彩色。
韓式清新性冷淡風利用的基本款有三大特徵。
第一,不只在男性化風格的單品裡打轉,更注重文藝感的塑造,總之,一切能令人想起文藝電影女主角的東西,都會頻繁出場。
條紋T恤、古巴領的襯衫、學生味的布裙、復古風的毛呢大衣、直上直下的吊帶裙、等等。
第二,廣泛運用闊形單品,姑娘們,記住這一點,甭管哪種韓風,一定要有個什麼地方是闊的!
但人體的美麗之處,比如腰、臀、腿、肩、鎖骨、背、脖子等,韓式清新冷淡風總會保留住一到兩個,不會像日式工裝風那樣從上寬大到下,也不會像意式或英式極簡那樣強調輪廓忽略比例。
如果常買韓國品牌的衣服穿,應該就能感受到,韓國整個時尚的理念,無論什麼風格,其實就還挺在意人看起來高不高、纖不纖細。
第三,善用天然感的、柔和的材質。
棉、麻、毛永遠是主題,所以這種風格有種親近自然的親切感,也喜歡一些看起來軟乎乎、毛茸茸的材質,很溫暖的樣子。
以上三個基本款的特徵,再加上廣泛運用的清淡灰調彩色,組合出來當然就是既不會過分熱情、又不會過分清冷的效果了。
最後,這個路線,如果能有一頭柔和的、海藻一般的中長髮或長髮會更加完美,平添溫柔氣息,讓整個造型最後能完美定格在柔軟、而不是硬朗的冷淡上。
白面板的姑娘更適合這風格,那種灰不隆冬的調調,如果黃黑皮穿出來人,慘劇,連長啥樣也看不清了。
越是白嫩,走這個路線越能提升整個人的透明感,看上去就越是像淡定而親切的美好仙女。
韓式休閒青春風名字都瞎取的,湊合著看,但我保證你一看圖就知道我說的是什麼風格,一定能對上號。
這個風格,給它取這麼個名字,我覺得很準確的,因為喜歡這個風格的本來就是青春年少的美少女們居多,在韓國的學生當中也很流行。
面不面熟呢?
但凡喜歡看小紅書的姑娘,肯定會覺得這一身身兒的超面熟,即使不看小紅書,你肯定也能想起點什麼,然後使勁在腦子裡挖:誰?!到底是誰愛這麼穿?!哪?!在哪看過?!
不就是歐陽娜娜……
只不過歐陽娜娜穿出來的感覺更美式,而不是韓風,但這主要還是妝發和拍照姿勢的不同造成的,要說穿法,娜娜身上只是潮流單品和男孩子氣的東西更多一些。
網際網路的時代,全世界的青少年穿衣服也聯動起來了。
休閒青春風的基礎是運動風+牛仔元素+工裝風的結合,在寫關於歐陽娜娜的穿搭,夠了,未必真的會適合你中我詳細地分享過,感興趣的各位可以點進去詳細檢視。
但是,韓國博主們在這個基礎搭配法上,也有著自己的偏愛跟講究。
首先,有時用色會更鮮亮,大膽使用靚麗色彩做點綴,五彩的球鞋、帽子、印花都很常見,整體搭配就更躍動活潑。
其次,特別喜歡加入那些最典型的校園風格元素,或者說,學生妹元素,比如說格子短裙、針織背心、球襪、牛角扣大衣,等等,突出年輕妹仔們比較擅長的乖巧甜美的一面。
最後,超會在飾品方面做文章,從而進一步提高女子力和精緻感。
髮飾、帽子、包包,都常流露出韓風特色,無論絨線帽、鴨舌帽還是漁夫帽,都是她們的愛;髮帶、髮卡等自然也用得不少。
不僅如此,髮型要精細處理哦!妝容也要強調出紅彤彤的、好氣色的感覺,很重要。
這些細節上都展現出了年輕女孩的專屬特色,那種“正當青春乾脆胡亂一穿也超好看但其實本寶寶又愛美又懂美嗷”的既視感,立刻就有。
這是韓式休閒青春風不同於美式休閒風的獨特氣氛,美式休閒風,那可真是來自靈魂深處的“胡亂一穿”。
我常去蘇大晃盪,隱約感受到現在大學裡有很多學生妹妹走這個路線,可愛又醒目,但因為這樣打扮的人多了,個人特色總歸稍稍欠缺一點,不妨在細節方面多想想,可以怎樣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亮點。
韓式Girl Crush風Girl Crush要怎麼翻譯成一箇中文詞呢?
我想了半天也找不著那個詞,反正就是形容女孩對女孩的喜歡,顧名思義,Girl Crush風就是女生們會喜歡的女生的風格。
當然,這風格也不是說只要是個女生就都會喜歡,比如我就不喜歡,但怎麼辦,都管這叫Girl Crush風,也不能硬抬槓說人家不是。
許多姑娘理解的韓式Girl Crush可能比較單一,畢竟這熱度起源於他們國家的女團愛豆,所以那種上面短小緊露+下面寬肥松大,就被定格為韓式Girl Crush風。
但我覺得這理解狹窄了。
韓式Girl Crush的核心絕對不是單純的“帥”,而是要又帥又辣,沒有辣的帥不叫韓式Girl Crush,叫中性。
所以,性感惹火+帥氣硬朗,只要搭配能同時實現這兩點,就算韓式Girl Crush風。
這並不難,這兩點都是相當鮮明清晰的特色,都有各自明確對應的單品和元素,一拼合,就八九不離十了。
也不是說所有東西都可以拿來硬湊,我根據博主明星們最愛用的單品和元素列了一個清單,喜歡這個風格的姑娘照著來拼就行了。
用於實現帥氣硬朗的單品有:
靴子(尤其是馬丁靴和騎士靴)
老爹鞋
棒球帽
黑色緊身上衣(背心T恤都行)
大闊形西裝
中性風夾克(牛仔夾克飛行員夾克工裝風夾克都行)
哈倫褲
運動褲
充分破洞的寬鬆仔褲
簡潔的衛衣
注意,顏色一定要素淨,越素淨越硬朗帥氣!
而實現火辣不靠單品,要靠元素。
露臍、低胸、緊身、露腿(比如熱褲,過膝靴,都行)、反光材質(比如皮質或者塗層面料)、性感花色(蛇紋、豹紋),等等。
但是不要佔太多,如果不是要登臺演出的話,有個一樣就行,兩樣頂天了,否則就把帥氣硬朗蓋過去了。
就這麼著,閉著眼睛組合,立即炮製成功,只要顏色別跑偏,就沒有失敗的可能!
雖說穿是很容易穿,但我覺得真正撐起這種風格的不是衣服,是長相型別、身材條件跟氣質特徵。
比如說,本身長得就很有魅惑、表情很迷醉的人,隨便套一身兒運動裝可能給人感覺就很韓式girl crush,但長相如果實在剛健樸實,或者氣質實在親切可愛,那裝扮再對,味兒可能也出不來。
因此,這個風格再紅,姑娘們再心動,也還是要拉拉腦子裡那根弦,自己的外形氣質到底適不適合?
不適合也不用硬穿,沒啥好遺憾的,這世上沒有穿不好看就過不好日子的衣服。
標題寫的四種,數來數去我只寫了三種,對吧?
對的,是三種,儘管第四種在韓國博主中佔了極大比例,但實在沒什麼好寫的,我也給它取了個名字,叫“韓式花姑娘風”。
為啥不寫呢,因為這個風格,就是前幾年引領我們淘寶爆款的風格啊!
韓式花姑娘風=淘寶爆款風,花花綠綠,甜甜蜜蜜,華華麗麗,有的沒的一堆,那樣的。
大家應該也看過不少,所以我覺得也沒必要單獨再分析了。
會化妝和收拾頭髮的姑娘穿這種風格,倒有可能會很出挑,但是,對衣服的設計跟細節質感要求會比較高,否則容易廉價,要是懶得拾掇妝發又要穿這些有的沒的,不僅不加分,反而搞得人跟十年進一回城趕集似的。
寫了一大堆,不知道大家喜歡哪種,反正甭管喜歡哪種,都沒必要都照搬,從中選擇少少細節放進自己的穿搭,也是聰明的拿來主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