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得從1950年日本東京阿美橫町的古董店Maruseru說起,這店主檜山健很早就發現商機,從事轉賣美軍服飾和丸尾等廠商生產的美式工作外套長和長褲。他平時300-500日元價格買和的美國大兵褲,再以3200日元賣出,生意非常不錯,利潤很豐厚。當時牛仔褲實在搶手,一到店,還沒有貼上價格標籤就已賣光了。
雖然二手美國大兵褲賣得火熱,但日本人買不到新褲子。只有高官貴族才有機會穿上全新的李維斯牛仔褲。像最有名是當時的外交官白洲次郎。他在戰後擔任促進日美政府關係的重要推手,也因為跟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熟識,他能從美軍福利社買到一條他新的Levis(李維斯)牛仔褲,有攝影師經常拍到他常常穿著那一條藍色的牛仔褲,全日本人都知道他對牛仔褲的熱愛。連作家北本正孟也說,牛仔褲閃耀著“勝利的藍色光芒”。
隨著Marlon Brando和Jame Dean的電影在日本賣座,1950年後牛仔褲獲得日本年輕人的認可和追棒。他們在追求這些流行服飾所花費的時間,金錢與力氣是相當驚人。甚至在後來有專家大佬宣稱日本品牌製造的美式風格服裝甚至好過美國品牌。日本的消費者與品牌挽救了美國的時尚風格。保護美式傳統風格不至於失傳。從上面我們就講到,全新的美國牛仔褲普通老百姓是很難買到的,而且這種大兵穿的牛仔褲工裝褲也不適合日本人的體型。那些褲子是給身材壯碩,雙腿修長的美國人穿的。於是開頭講的那一家叫Maruseru古董店為了解決尺寸問題,檜山健親自就把回收的美國二手褲子送到岡山兒島的丸尾服飾(BIG JOHN前身)等公司重新裁剪,以符合日本人的體型。並多次央求他們能幫助生產美國原版的日本本土專用的牛仔褲。當時丸尾服飾公司的社長尾崎小太郎也發現牛仔褲的潛力,設法生產出日本最子的牛仔褲。於是在1964年年底踏入這個行業,首先他們買回一條美國牛仔褲分析研究。他發現這些布料細節非常奇怪:藍色的棉線並非從頭到尾都染上色,相較於其他的染料,靛藍染料更不容易滲入棉線核心。所以工業上的靛藍染往往會線上外圈周圍構成一個藍色環,中心則仍維持白色。不過,正是這個缺點讓牛仔褲帶有獨特的美感。一時長期穿著磨掉靛藍色後,沒染到色的棉花就會冒出來,形成富有表現力,層次微妙的褪色,也就是後來大家常說的色落,這也是養牛仔褲的魅力所在。
日本工匠雖然從7世紀就熟悉藍染工藝,但還沒有師傅能染出美國牛仔布那種具有特殊白芯的靛藍紗線。想辦法做出一模一樣的褲子,丸尾別無選擇,於是從美國進口布料,剛開始從取得獨家進口美國牛仔布料的大石貿易進行合作。並簽訂合作協議,生產Canton牛仔褲。交完訂金後,很快強韌的14.5盎司(約411克)丹寧布在1965年運抵丸尾服飾的兒島工廠。
不過,儘管丸尾工廠的裁縫們努力製作牛仔褲,他們三菱和重牌縫紉機卻一針都縫不進這種質地堅硬的布料。雖然換掉車針,試著用不同的縫紉方法,縫針還是刺不穿堅硬的丹寧布料。經過一番研究,社長尾崎小太郎從美國訂購一批二手Union Spercial機器,訂購專門的縫合牛仔褲的橘色線,還有向美國Talon訂購拉鍊,跟Scovill購買鉚釘等等。
經過多方努力,丸尾以Canton為品牌名,生產了它第一條牛仔褲,只賣800日元。跟美國進口的二手貨牛仔褲1400日元相比,價格已打了下來。當時他們在日本也面臨牛仔褲品牌EDWIN的競爭,創辦常見米八原本是經營二手美國軍用品。當他發現丸尾研發Canton牛仔褲時,也增加自己日製的牛仔褲產品線。丸尾服飾為了維持自己領先EDWIN的優勢,便著手成立一個原創牛仔褲品牌。他們絞盡腦汁想取一個響亮的名字,將尾崎小太郎的“小太郎”加以變化,因為Ko是日文中的”小“,太郎相當於美國的“John”,他們會想出Little John為品牌名,但他們不想嘲弄老闆1.5米高的矮小身材,便改用“Big John”。這個名稱聽起來像是地道的美國品牌,讓人聯想到美國總統大約翰肯尼迪。
有了這些基礎之後,進入90年代,大阪出現EVISU,FULLCOUNT等五虎品牌,岡山除了有先驅Big John之外,又湧現出桃太郎,Kapital,Japan等一批新生品牌,這個時候就已經表明此時日本牛仔褲已經本地生根自供自足,也為當地靛藍染坊,棉花工廠和紡織業注入新生命。岡山兒島也發展成日本牛仔褲聖地,成為日本當代文化的名片。最後反向輸出美式傳統風格Ametora(阿美咔嘰)到全世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