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古著?
雖然人們對「VINTAGE」的概念有一定的分歧,但是最廣泛的定義是指1920年以後至1980年以前,儲存良好的時代精品。
更通俗的來說,就是過去能穿、現在能穿、將來還能穿的衣服。它們不是純為迎合當季時尚而設計,體現的是一種成熟的、歷時不變的經典魅力。
如果一件著名設計師創造的單品,存在了二十年以上,那麼,這件單品是無可置疑的VINTAGE,但僅憑存在20年的歷史,就能被稱為VINTAGE嗎?
即便一件衣服有足夠長的歷史,但從品牌、風格、材質都不合格、甚至是次品的話,這並不能被稱之為VINTAGE。
一些奇形怪狀的服飾,更和VINTAGE毫不相干,簡單來說,你翻箱倒櫃找到爺爺多年前的大褲衩,並不是VINTAGE,頂多算是二手衣服。
能成為古董衫,是因為推出時已赫赫有名,如名牌時裝Chanel、Balenciaga等,其經典款式(成名作、最具突破的作品、代表作)形成收藏價值,過了二三十年,又能代表那個時期的時裝,就變成“VINTAGE”。
“我一直很喜歡古著、二手衣服和制服,它們很完美,因為其中展現了時代的改變。”「山本耀司」
古著和VINTAGE的共同點就是看似經典的老舊款式,風格大多為:日式的小碎花、歐美鮮豔的大花朵元素、出挑的撞色配色以及各式動物的形象、花紋。
古著是對經典的致敬與尊重,喜歡古著風格的人,也一定了解它的深厚內涵。
我們為什麼熱愛古著?
瞭解古著文化的人都知道,從質感、剪裁、手工、車線等等方面來說,如今的衣服沒有任何一點比得上從前的衣服。
這一點並不僅體現在服裝方面,很多老舊的物件,細節都足以超越現在的工匠。
而現在的衣服幾乎都是流水線的產物,品牌只是故事的敘述者,設計師只負責在釋出會時展露鋒芒,
但是所有成衣,幾乎都是外包團隊負責設計、代工廠負責生產,快時尚更是講求速度和款式,快時尚品牌的代表便有ZARA、優衣庫、H&M等。衣服穿起來是否合身、是否舒適這些細節,自然就被犧牲掉了。
再者,我們能感受到一個明顯的趨勢,前代的設計師們往往擁有更多巧奪天工的創意、更時尚前衛,現代設計師借鑑前代創意的案例屢見不鮮。
挑選古著講究緣分。因為古著有著數量上的限制條件,你一眼萬年的款式可能並沒有合適你的尺碼,反倒是另一件衣服非常合身。
從某種程度來說,不是你選擇衣服,是衣服選擇了你。
古著在近幾年掀起了一波潮流,但這並不一定是一種潮流趨勢。以漢服為例,它承載的是我們的民族文化,比起一種服裝風格,不如說是一種文化符號。
但古著沒有這種優勢,它表達的寓意非常廣泛、種類非常豐富,這意味著每個人會對它有不同的理解與看法,自然不能獲得大家的普遍認可。
一種無法被普遍定義的文化很難成為一股潮流。
但文化不僅是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思想上的交流,古著就像是某個時代的文化縮影,人們的消費實質上代表著他們對某種價值觀和文化的認可。
希望每一位熱愛生活的人,都能透過文化找到真實的自我。
每一次精細閱讀都是對自己精神的沐浴,無需過多的摛藻,入定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