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古羅馬人開始使用化妝品只是為了儀式的目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化妝和護膚成為女性日常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
富人從中國和德國購買進口化妝品,窮人只能買得起這種“高階”化妝品的廉價仿製品。
由於天氣條件和化妝品質量差,女性需要一天重新上好幾次妝。
順便說一句,有錢女人不會自己化妝。他們有一個叫伴侶的女奴。伴侶製作面霜、乳液和化妝品。但是怎麼做呢?
臉部和許多其他古人一樣,羅馬人珍視白皙的面板。一個典型的“我想要我不能擁有的東西”的例子。他們的膚色天生就比較黑,所以他們用粉筆粉、白泥灰和白鉛(是的,一種毒藥!)為了減輕它。
眼妝古羅馬人喜歡長睫毛的大眼睛和幾乎相接的眉毛。他們用銻或煤煙使眉毛變黑,然後向內延伸。
為了使眼睛更黑,他們用藏紅花、灰燼、菸灰或銻製成的氫氧化鉀。用玻璃棒、象牙棒、木棒或骨棒塗上kohl,在塗到眼睛上之前,必須先將其浸入水或油中。
另一種使眼睛變黑的方法是用棗核和燒焦的花瓣玫瑰。但是羅馬人也使用彩色眼影。為了製造綠色,他們使用礦物孔雀石,而藍色來自藍銅礦。
臉頰和指甲羅馬人認為臉頰上的粉紅色是健康的象徵。羅馬婦女用罌粟花和玫瑰花瓣、紅粉筆、烷酮、泰利安硃砂、鱷魚糞、紅赭石(從比利時進口時更貴)、桑葚汁、酒渣、硃砂和紅鉛(這兩種都有毒!)來做腮紅。他們在指甲上塗上羊脂和羊血的混合物。
護膚品
古羅馬人也製造面霜和乳液來對抗和隱藏皺紋、粉刺、曬斑、雀斑和剝落。這些面膜是由蘭特、大麥、羽扇豆、蜂蜜或茴香與油、牛至籽、硫磺、醋、鵝油、羅勒汁和山楂混合而成。有時他們會加入玫瑰或沒藥的精華。
古代護膚品中使用的其他成分還有胎盤,甚至一些動物的排洩物,如翠鳥或小牛!韓國人和現代人覺得我們很奇怪…粉刺?古羅馬人用大麥粉和黃油的混合物醃製它們。他們用蝸牛的骨灰做太陽板。
香水古羅馬人喜歡香水。。聞起來香是健康的標誌,也是掩蓋化妝品異味的一種簡便方法!
香水有液體、粘性或固體三種形式,它們是透過浸泡花、葉和根製成的。這些物質被新增到香水的基部,一種叫做Onfacio的物質,是從橄欖或葡萄汁中提取出來的。然後將香水與染料混合。僅供參考,古羅馬人也使用明礬、玫瑰花瓣和鳶尾製成的除臭劑。
頭髮羅馬婦女戴著翅膀來隱藏白髮或被染髮劑損壞的頭髮。在帝國時代,這些假髮是用真頭髮做的:金髮是從北歐進口的,而黑色是從印度進口的。
談到染料,羅馬人用它們來突出頭髮的顏色。用山毛櫸灰和山羊脂肪的混合物來增強金髮,而將指甲花科植物無芒紫羅蘭(Lawsonia Inermis)的葉子粉碎來保持紅色。黑色是由黑色銻和動物脂肪製成的,柏樹葉首先被釀造,然後在醋或苦艾酒的灰燼和玫瑰油中飽和。
體毛古羅馬人不喜歡女人的頭髮(當然,除非是在她們頭上)。所以,女人們透過拔毛或刮鬍子的方式去除了它們。有時,他們還會用樹脂糊把它們剝開,或者用浮石把它們刮掉。
男人和化妝品在古羅馬,化妝的男人被認為是不道德和娘娘腔的。儘管如此,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是在臉上用白粉來減輕膚色。
男性可以接受的是適度脫毛和使用香水。在皇帝的康茂德時代,染金髮也成為男人的時尚。
從古羅馬時代到現在,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其實大家也有發現,就是卸了妝的人,或者50歲後卸妝的人,會看上去很老,因為,細胞不能有效呼吸,慎用化妝品!不要隨意使用化妝品,才是對健康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