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當我戴上我的絲巾時,我才確切無比地感到我是一個女人,一個漂亮的女人”——奧黛麗-赫本
絲巾曾經因為材質珍貴、手工精緻,一度成為女性配飾裡權力、魅力和獨立的象徵。在物質豐富的今天,絲巾、圍巾作為地位的象徵意義雖然不大,但如果提到有什麼單品配飾可以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都能變化豐富,能對應場合,能體現心情,對搭配起到絕對的畫龍點睛作用,圍巾呼之欲出。
Nefertiti
納芙蒂蒂開啟的魅力
許多時尚單品的前身都有著非常清晰的功能作用,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變遷逐漸成為日常的穿著搭配,比如度假風滿滿的悠閒寬沿草帽,前身是為了遮陽;漁夫帽是設計來擋雨的,而圍巾——纏繞在頸部的一塊小小布料,功能並沒有那麼清晰,它最早的現身,彷彿就是作為一項為裝扮增色的飾品。
這個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年,壁畫上的埃及王后納芙蒂蒂秀頎的脖子上戴著一條細織的“圍巾”,搭配著她的珠寶頭飾,這是她女性魅力的象徵,初始的圍巾便是散發著成熟與優雅的終極時尚配飾。
圍巾在接下來的歷史中卻扮演著各種多變的角色。在公元10年,羅馬的男性把亞麻布做的圍布成為Sudarium(拉丁語的“汗布”),並將它系在脖子上或腰間,以方便擦去或吸走汗水。公元前230年,中國秦朝的戰士們帶著不同的圍巾,或說領巾作為他們在軍隊中等級的標誌,出土的兵馬俑上可以看到有許多圖案的圍巾,戴法各異。到了17世紀,絲巾的使用讓等級和地位變得不言而明,克羅埃西亞高階士兵佩戴絲巾,而普通士兵則佩戴棉質絲巾。甚至有人說圍巾得到了拿破崙的親睞,他從埃及歸來時,將一條羊絨圍巾贈送給了妻子約瑟芬。雖然約瑟芬起初對這份異國情調嗤之以鼻,但據說在接下來的三年裡她陸續收集了400多條圍巾,加起來總價值約有8萬英鎊。
羅馬手持Sudarium的天使雕像
1810年,路德維希-範-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第一個將絲巾作為時尚宣言的人,他改造了自己的造型,希望用他的利落西裝、襯衫和絲巾來吸引奧地利音樂家泰蕾茲-馬爾法蒂(Therese Malfatti)。
幾十年後的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正是在她在位期間,絲巾成為貴族的配飾,成為奢華的象徵。而羊絨披肩在19世紀成為高階時裝的縮影。著名的佩斯利圖案就是在這一時期確立的。佩斯利是製造這樣披肩出名的小鎮,小鎮上有約7000名織工,這一經典圖案出現後成為了時尚史上久盛不衰的標誌之一。
經典的佩斯利圖案
Funtionality
功能時代:戰火中的圍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編織不僅僅是全世界婦女、兒童甚至也是男人的愛好。它被認為是愛國戰爭的義務。大量的襪子、毛衣和圍巾被生產出來,送給軍人,讓他們在戰時保持溫暖和乾燥。這一老式愛好雖然事過境遷,但在戰爭期間,編織拯救了許多軍人的生命。
針織品以噸為單位生產,然後運往部隊,他們不僅在戰壕裡,而且在空中與嚴酷、潮溼和寒冷的環境作鬥爭。
除了針織圍巾,飛行員在飛行時也會戴上白色絲巾,因為柔軟的面料可以保護頸部免受摩擦。一戰期間,絲綢在軍事行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絲綢袋被用來裝武器的火藥,因為絲綢在燃燒時不會留下殘留物。戰後,這些剩餘的絲綢被製成服裝、圍巾和傢俱。
隨著西方絲綢的出現,製造方法的改進,許多服裝品牌開始生產絲綢飾品。二戰期間,倫敦的Liberty Of London開始生產輕薄的絲巾,在二戰末和戰後的歲月裡非常流行。他們充滿活力的印花圖案為戰後初期國內前線的陰霾生活提供了急需的補品。
最早的流行圖案十分貼近當時的社會氛圍,許多設計都與戰爭相關,比如地圖、堡壘圖案,以及印上充滿鬥志的前線口號“London can take it!”這些圍巾有不少精品被收藏於博物館內,作為戰爭的旁證。而戰後逐漸安定下來後,這一品牌才逐漸開發花卉自然等圖案,也風靡一時。
Liberty Of London的二戰題材絲巾
Flourish
濃墨重彩的愛馬仕絲巾
絲巾和披肩在兩戰前後一直有著不同的發展,年代之間也有著鮮明的流行元素。
1920年代流行的大披肩
1930年代窄長的絲巾,後來隨著汽車的發展,長巾有著被捲入的風險而變革
1940年代更短的絲巾,隨著戰時女性進入工廠頂替男性的職位,絲巾也用來包著頭髮以便工作
而絲巾的終極魅力的釋放,則繞不過一個濃墨重彩的品牌。1937年,法國時裝品牌愛馬仕開始進口中國絲綢,織成奢華的方巾。從中國進口的生絲特別結實耐用。設計反映了愛馬仕歷史上根深蒂固的馬術背景,這些設計至今仍被證明是最受歡迎的。愛馬仕的經典元素已成為品牌的代名詞,如手工卷邊、手繪細節以及90cm×90cm的尺寸都是在這個早期階段確立的。
在Thierry Hermes創立公司100年的1937年釋出了這一名為“Le Carre”(正方形)的絲巾,圖案設計來自於同屬愛馬仕家族的Robert Dumas畫的馬車。
一條愛馬仕圍巾由250個桑蠶繭的蠶絲製作而成,其華麗程度和複雜程度令人難以置信,從藝術家手工繪製每一條圍巾開始,到手工絲網印刷,需要18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僅雕刻印刷絲網就需要750個小時)。這個品牌自1937年以來,已經制作了2000多條絲巾,極度的精緻與稀缺同在,造就了這一傳奇。而電影年代的大熒幕和熠熠星光的時代之星更是將這一配飾的魅力無窮放大。
赫本在多部電影中把絲巾作為重點配飾
1956年,當格蕾絲-凱利(Grace Kelly)手臂骨折時,她不用醫院發放的吊帶,而用愛馬仕絲巾自制了一條,讓受傷也變美麗
絲巾作為配飾的可變性讓眾多影星都用自己的時尚觸覺發揮創意。
伊麗莎白·泰勒(左)和瑪娜·洛伊(右)將絲巾從頸間垂至腰部,當時也十分流行用腰帶把絲巾扣在裡面的造型
Ongoing Charm
復興的個性穿戴藝術
2021來襲的復古頭巾風格,個性的圖案讓爽利的搭配更出彩
由於它的多功能性,圍巾永遠不會失寵。它仍然是更新服裝的一種最簡單方法,也或者,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十分輕易就可以創造一種屬於自己的復古風格。
*你可以選擇更現代的幾何圖案,輕盈透明的材質來迎接春天
*也可以用精緻的細長絲巾搭配在不同單品上,不落俗套地張揚
*甚至大膽地用華麗的、生動有趣的圖案,襯托一顆不甘平凡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