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做“萬事開頭難”,清潔作為護膚的第一步,自然也是最重要的基礎護理;
而許多人對於清潔這件事,總會抱有一種“徹底”的想法。
什麼意思呢?
我們面部的皮脂腺較為發達,油脂分泌較多,所以暴露在空氣裡時間越長,就越容易“變髒”,這一研究理論自然是有強力證據的。
但有不少人就會誤解,把臉當作髒衣服一樣認為要徹底洗乾淨,洗臉時超級用力的揉搓,可能洗完臉,臉部通紅。
你沒看錯 ,青春痘也是包括在內的。
很簡單的理由,因為水油不平衡並不是只有“油>水”這一種情況。
徹底清潔只會導致油脂缺乏,這種情況下肌膚是留不住水分的,反而會刺激青春痘生長。[1]
要知道清潔的本質作用是,清除掉面板表面多餘的汙垢、油脂、細菌以及脫落中的角質細胞,從而達到促進護膚品營養有效吸收的目的;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做好清潔,而不是拼命“刷臉”清潔。
而每個人的清潔方式各有不同,小協也經常看見某某方法是否有效這種問題,所以在這裡分析四個大家廣為流傳的小技巧。
這四種方法的確有一定的效果,但都有前提。
l 冷熱水交替洗臉
一種可以但非必要的方式。
很多人喜歡用這種洗臉方式來促進毛孔舒張、收縮,進行更好的清潔。
這種方式的確可以刺激臉部面板的血液迴圈,能給面板帶來充足的營養,讓氣色看起來更好一些,只要不“過冷過熱交替”,那麼這樣做是沒問題的。
但乾性肌膚和敏感肌膚不建議用這種方法。
l 清水洗臉,效果更佳
一種可以但要看情況的方式。
清水洗臉可以給面板一個不錯的休息環境,這種方式其實更適合敏感且受到損傷或者經常化濃妝的較為脆弱的肌膚,目的就是為了最大程度減少護膚過程中非必要的額外刺激。
但對於油性面板和痘痘肌而言就要慎重選擇了,這兩種肌膚所需的清潔力度較高,而清水的清潔力度最低,此外,如果肌膚有炎症也不建議清水洗臉。
l 洗臉最好不要用毛巾
一種可以但看膚質的方式。
如果是敏感性肌膚或者乾性肌膚,那這種做法是可以採用的。
毛巾的摩擦力比手來得強,某種程度上是具有去角質能力的,再加上毛巾具有一定的吸附力,所以清潔效果要比手更高,但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力道適度,定期清潔消毒。
l 化妝水和化妝棉,二次清潔更徹底
一種不建議經常做的方式。
化妝水具有不錯的溶解效果,化妝棉擁有較高的摩擦能力,兩種疊加使用比較容易導致面板屏障受損。[2]
所以比起混用,更建議兩者分開使用。
除此之外的清潔小技巧還有很多,但是否科學有效就需要更有力的證據了。
不過想要合理的進行清潔,其實還是有對策的。
那就是……
看你的膚質!
清潔這件事理論上是沒有特別明確的膚質分界的,根據適合程度大體可以分為兩類。
1.對於油性肌膚和混合型肌膚人群:
最好選擇具有良好清潔能力的潔面產品,潔面次數早晚各一次即可,並且多用溫水,時間不要低於一分鐘,但也不要超過三分鐘;
混合性肌膚尤其要做到T、U分割槽清潔,重點清潔髮際線區域和T區域,對於U區域則是溫和帶過,不要用潔面產品過度清潔。
其實對於皂基類潔面產品也是可以適當使用的,最好和其他潔面產品交替使用。
2.對於乾性、中性和敏感性肌膚人群:
最好選用非皂基潔面產品,潔面時間可適當縮短,同時不建議使用磨砂類產品。
而且這幾類面板並不是必須要用到潔面產品的型別,在水油較為平衡的情況下,早上用清水洗臉即可。
既然提到了潔面產品,那最後就再說一下如何使用吧。
好的潔面產品也要用對才有效。
注意兩點:
l 用量要控制
液狀潔面乳用量大致是一角硬幣,乳霜狀潔面乳用量大致一釐米長;
注意,早間清潔可以視自己的面板情況來適當減少用量,但如果覺得臉上較髒也不需要加量。
l 不同型別使用有別
相同的是,不管什麼用潔面產品,此前都需要先打溼面部。
不同的是,無泡沫型使用時需先將潔面乳點在額頭、鼻子、下巴和兩頰處,之後再進行按摩,起泡型則是先把潔面乳擠在手心打出泡沫,再進行按摩臉部。[3]
清潔其實很簡單,重點就是要適度,適當放過自己的臉也未必是件壞事。
祝大家都能有一個好面板!
(注:以上內容僅供科普使用)
[1] 孫銳. 身上這些部位不宜過度清潔[J]. 農家致富, 2017(4):60-60.
[2] 冰寒. 素顏女神:聽肌膚的話[M].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9: 21~24.
[3] 王彥亮.美膚100計:護膚·補水·祛痘·抗皺一本就夠了[M]. 北京: 中國鐵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8: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