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倫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開設了“和服:京都到T臺秀”,這是第一個專門針對該服裝的歐洲大型展覽。此次展覽展示了84件可追溯到1660年代的和服,追溯了和服如何成為全世界工匠,設計師和時尚愛好者穿著,出售,翻新和重新發明的真正的全球服裝。
策展人安娜·傑克遜(Anna Jackson)說:“和服有著悠久而充滿活力的服裝歷史。” “日本在這個故事中並不是被動的……這確實是一種對話。”
數百年來,和服一直是日本最重要,最知名的文化產品之一。根據日本的sakoku孤立主義政策,這家荷蘭東印度公司從17世紀到19世紀享有歐洲在日本的獨家通路,而貿易商則帶著和服返回歐洲。和服的直縫,與圖形無關的形狀和漂亮的圖案立即引起轟動。它們是定義歐洲時尚的服裝的對立面,旨在強調和壓縮身體的不同部位。
傑克遜解釋說:“在歐洲,(和服)是地位的象徵,財富的象徵和與外界的接觸的象徵。” “荷蘭人意識到這類長袍已經有了現成的市場,於是他們讓日本人對其稍加適應。因此,他們有更多的管狀袖子,而不是垂下來的袖子,還有更多的絨毛(用於保暖)。 ”
由於歐洲對這些改良的和服(儘管並非意在睡覺)的需求超過了日本工匠的生產時間,因此荷蘭求助於印度的工匠,後來,歐洲裁縫將這些服裝複製到紡織品中來自不同國家。荷蘭人還從印度,法國和英國等地將紡織品帶到了日本,當地的設計師用這些紡織品為富有的顧客製作和服。
但是直到1854年,根據一項鼓勵與西方進行對外貿易的新法案,日本被迫對世界開放之後,和服才真正走向國際。當該國考慮如何在世界舞臺上定位自己並建立政治,文化和經濟關係時,勤勞的商人看到了將多餘的豪華和服出售給渴望外來出口的新觀眾的機會,和服制造商開始製造和運輸新商品。大量湧向歐美。
不久之後,倫敦的自由百貨公司等高檔百貨商店便與日本設計師和商人合作,以幫助他們調整設計以適應西方客戶的需求,提供更加明亮的綢緞和更大的刺繡,或者增加額外的面板來容納襯裙。法國時裝設計師Jeanne Lanvin,Paul Poiret和Madeleine Vionnet也開始在其系列中加入和服風格的服裝。
同時,日本和服產業是日本最早的現代化產業之一,正在向國際同行學習,將新技術,新技術和新美學引入國內市場的設計中。1870年代,和服貿易之都京都府政府派學生和工匠前往法國里昂,在那裡他們學習了提花織機,飛梭和合成染料,這為大膽的新美學機會提供了機會。歐洲的影響也影響了國內潮流,因為新藝術運動風格和裝飾藝術風格的圖案,以及摩天大樓和抽象的現代主義圖案,發現它們自己編織成和服。
她說:“您可以看到日本製造商不僅是殖民主義的受害者。但是,這種歷史常常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