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是「潮流藝術」,你是否曾思考過這個問題?Street Art,Urban Art,亦或是 Pop Art,在西方語境中,哪一個才是與「潮流藝術」相稱的說法?細想起來,這些問題的答案著實過分模糊了些…
「潮流藝術」一詞已廣泛出現在當代藝術領域當中,它被寬泛地用於表示多類藝術現象,常與街頭藝術、塗鴉藝術或結合或替換使用,加劇著圍繞這類藝術表達方式的「混亂局面」。而回溯早年間的脈絡,塗鴉和街頭藝術作為與亞文化生活方式相關的反叛行為誕生於世,它起源於本地社群的公共空間,對主流藝術機構懷有敵意,亦帶有強烈的反權威色彩。可在過去十餘年中,事情發生了巨大變化。
隨著網路時代到來,街頭藝術在全球範圍內獲得影響力,今時今日,我們所說的「潮流藝術」,則遠遠超越了原本發生在街頭巷尾的塗鴉藝術形式,結合著社群媒體,超越了地理環境侷限,它不再只屬於社群公共空間。潮流藝術包羅永珍,它甚至讓昔日以繪畫、雕塑、裝置藝術和行為藝術等舊有藝術分類法顯得不合時宜了起來。而將創意與商業深度結合,潮流藝術擁有了以千禧一代為基礎的追隨者,也最終躍進高階藝術市場,就這樣,成為了當下藝術領域的主導力量之一。
一場潮流藝術展深冬時節,在深圳華僑城的街角巷中,空降了一家「潮流五金店」,作為一場藝術展覽,它試圖找尋到屬於中國的街頭文化與潮流藝術介入的未來。像一處秘密基地,「潮流」與「五金」共享著的某種密碼此處轉移。成為了「藝術」的五金用具與作為「五金」意義的藝術作品雜糅、並置。
關於到底是什麼是「潮流藝術」的問題實在無解,而就像所有光亮下都難免伴隨陰影,隨著潮流藝術在主流領域紮根發芽,被各類品牌及喜愛潮流文化的 Hypebeast 們所追捧後,「潮流藝術」一詞在近些年也愈發有了「高度商業化」的含義,甚至有著被主流文化或消費主義吞併的趨勢。
帶著這些思考與頗為尖銳的話題,NOWRE 來到了這間「潮流五金店」,我們邀請了四位參展藝術家:歐陽儒、JAMES LEE、ROCK LEE,以及 NYSOMETIMES,一起聊了聊「潮流藝術」的定義、發展和未來。
「 JAMES LEE:它是藝術+流行文化+媒體+生活+能負擔得起的」有一種觀點是:「潮流藝術」在英文裡並沒有相對應的詞彙,這是一個在西方世界並不存在,由本土定義出來的藝術分類,你對於此觀點如何看待?NYSOMETIMES:碰巧前⼏天跟⼀位外國朋友聊起過「潮流藝術」,對⽅⽤了「Fashion Art」這個詞,我感覺還挺貼切。我們所認知的所謂潮流藝術,在⻄⽅來講它是來源於街頭藝術,並慢慢發展成現在這個樣⼦的,我想這個詞也充分體現了其商業屬性吧。
歐陽儒:「潮流藝術」這個稱呼,更像是由商業市場所定義的,比如我覺得我這種藝術類型屬於 Pop Art,國內市場則傾向把卡通化的藝術作品稱之為「潮流藝術」。
JAMES LEE:我想「潮流藝術」是根據當下流行趨勢,以不同藝術形式來表現的一種藝術分類。有這種藝術分類其實是好事,可以讓大眾更為清楚地瞭解當下的事物,也拉近了大家與藝術之間的距離,讓藝術不再是高高懸掛在美術館中遙不可及的作品,它也不侷限在創作與展覽的傳統框架之內,它是藝術+流行文化+媒體+生活+能負擔得起的。
ROCK LEE:我理解的「潮流藝術」指代是很寬泛的,像野獸派、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以及現在很流行的波普藝術,這些都是西方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流派,它們都多多少少可以和潮流藝術相關聯。「潮流藝術」不單單指單一某種藝術風格,它囊括了各種各樣的先鋒作品風格,它是一個整體。
「 NYSOMETIMES:每個時代的藝術,終究會被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潮流藝術與街頭藝術(Street Art)的區別又是什麼呢?NYSOMETIMES:潮流藝術…我覺得它跟年輕、叛逆是分不開的,包括街頭藝術也是⼀樣的,都表達了這種態度。與街頭藝術最主要的區別可能在於媒界,因為街頭藝術的匿名性⽆限增加了其創作⾃由,Banksy 就是最好的例⼦。
ROCK LEE:潮流藝術在每個人眼裡都有不同的判斷方式,我個人覺得街頭藝術是包括在潮流藝術當中的,街頭藝術更多的是塗鴉及一些街頭行為的公共藝術,而潮流藝術則可以包括插畫設計、塗鴉和雕塑等等。
歐陽儒:其實我倒覺得不用刻意區分街頭、潮流這些類別,各種文化都可以是潮流藝術的一部分,可以是球鞋、滑板、街頭運動、搖滾、卡通、經典 icon,甚至品牌 LOGO 等等,都是早期 Pop Art 會用到的視覺語言,發展到現在,融入了一部分黑人文化、一部分反消費主義、一部分政治話題,各種各樣的文化都混雜在一起了。
JAMES LEE:是的,就像 KAWS 源於街頭藝術,後來發揚於潮流界, Banksy 的街頭塗鴉牆被拆下來放進了博物館,他的塗鴉作品也被潮流化。其實確實不太存在什麼潮流藝術與街頭藝術的區別,街頭藝術本就是形成潮流藝術的一種關鍵元素。
你對於「潮流藝術家」這個稱呼如何看待,是否願意被貼上潮流藝術家的標籤?
歐陽儒:我覺得自己只是個愛創作的人,平時對潮流文化嗅覺比較靈敏,所以作品裡就有這些 DNA。既然我已經找到了抒發情緒的出口,市場給我貼什麼標籤對我來說倒也不太重要。
ROCK LEE:不管是「潮流藝術家」還是「街頭藝術家」都僅僅是個稱呼而已,最重要的是我在做的事情是不是我認為酷的東西。
NYSOMETIMES:我覺得每個時代的藝術終究會被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我個⼈也是不在乎別⼈會如何給我歸類的。
「ROCK LEE:藝術商業化是不可避免的「潮流藝術」是否代表著包含高度商業化的成分?或者說它是否是一個延續了街頭藝術「酷感」,同時又能被主流價值、商業資本吸納的特殊類別?
ROCK LEE:藝術商業化是不可避免的,在做自己想做的內容的同時,又可以實現產品化也是一種很好的現象,最好的當然是可以實現雙贏。
歐陽儒:所謂潮流藝術是和現代生活關聯最為密切的一種藝術形式,不像傳統藝術類別那麼有距離感,這種大眾藝術使更多人擁有了談論藝術的權利和自由,所以它自然會有更大的商業價值。
JAMES LEE:是的,我也認同這類觀點,無可否認它是融合了商業、藝術與潮流的特殊藝術類別,但它能被更多人接觸,接受和擁有,我想這就是「潮流藝術」的魅力所在吧。
NYSOMETIMES:有「酷感」,同時⼜能被主流價值和商業資本吸納,我覺得這個屬性確實是有的,終究藝術就是資本市場。很多所謂的潮流藝術都在做視覺、做酷感,但是我始終認為態度是最核⼼的。精神理念的深度與⼴度,最終會決定⼀個藝術家能⾛多遠。
早期街頭藝術大都在公共空間創作,是抵抗主流、權貴或為弱勢群體發聲的代表,但在近些年不斷被主流所擁抱後,有了很多改變,比如有些已不再在公共空間發起創作,甚至開始迎合主流文化,你認為這種變化是好是壞?是否代表著街頭藝術失去了本來的態度?
JAMES LEE:我其實覺得是有變質的,街頭藝術的變化和嘻哈音樂很像,從對社會和生活不滿的控訴,為弱勢群體發聲,到現在成為頂級主流文化,內容與早期已經大不一樣了,很多都是無病呻吟或迎合市場。街頭藝術原有的態度和精神是應該要保留的,關鍵在於要如何用態度去詮釋當下的想法,用最 Real、最 Bold,以及最 Humor 的方式來表現。
ROCK LEE:時代在進步,藝術也在進步,街頭藝術在保持原本初心的同時與時俱進,我倒是覺得不失為一種好現象,並不一定代表說街頭藝術失去了本來的態度,而是為街頭藝術賦予了更多的身份和含義。
NYSOMETIMES:是的,我覺得所有藝術形式都是會隨著社會經濟⽂化政治來⾛的。創作者⽣活的狀態決定了他們的態度以及創作內容。⽐如說現在的中國年輕藝術家們本就出⽣在安穩的社會環境⾥,吃穿不愁就很難有很極端的表達。我在 SFMOMA(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看過一箇中國 70-90 年代藝術家的群展,整個展覽可以說是全程高能,我被作品裡面那種能量和嘶吼所震撼。這種力量是我們這輩藝術家很難做到的,畢竟當下藝術家們的喜怒哀樂以及創作表達大多源於小我的個體。但我倒不覺得這一定是壞事,我們依舊可以表達出這一代人當下的態度。
此外,年輕藝術家在社會中的生存狀態也很影響創作,例如在對於藝術家支援力度大或者有著成熟藝術體系的國家中,藝術家們不需要擔心溫飽,那麼他們的創作相對來講就會更純粹更講究「自嗨」。而像我這種在上海初來乍到的藝術家,交著大筆的房租,自然而然就會更為敏感地去揣摩觀眾,傾向於達成一種共鳴,人類生存的那種本能這時侯就體現出來了。
「 歐陽儒:不應去教育年輕人怎麼做中國文化,當代年輕人做出了什麼,什麼就是當代的中國文化」若潮流藝術一直按照當下趨勢發展,你認為它在未來的前景將會是怎樣的?JAMES LEE:我覺得按照這趨勢發展,潮流藝術會隨著流行文化不斷地進化和變化,不再限制於平面和立體媒介,會透過多媒體、科技智慧,讓人能夠與科技、潮流藝術全面互動,達到更完美的體驗,可能就會像是「銀翼殺手」和「頭號玩家」的那種賽博朋客的互動感吧。
NYSOMETIMES:我覺得就商業而言,二者的結合會更加緊密,現在各類品牌已經愈發意識到了藝術賦能的重要性。
ROCK LEE:我也認為「潮流藝術」與商業品牌的粘性會越來越強,藝術需要更多載體,商業品牌同樣也需要更多藝術性視覺語言的表達。
歐陽儒:大家熟知的 KAWS、村上隆,以及 Daniel Arsham 的作品,近年在國內掀起了很大熱潮,中國的受眾群其實比較「崇洋」,加上國內強大的黃牛群體做輔助,很多作品在轉賣市場都能炒到幾倍的價格,這類海外潮流藝術家在國內也可以說是風生水起了。
反觀國內的潮流藝術家,普遍境遇比較一般,絕大部分原因是創作邏輯和標準還是用西方的那套東西,沒有形成自身獨特的創作方式。其次國內也需要市場流通、媒體等方面形成一個成熟的潮流藝術系統才行,現在的潮流還是側重於服裝行業的,它沒有一種自身的亞文化模式,國內的潮流藝術、潮流玩具都處於比較初期的狀態。想做潮流必須得先從我們的亞文化起步,就這點而言國內還是需要時間的。不過現在大眾對各種文化的包容度越來越高了,我對於本土潮流藝術的前景是充滿期待的。
從各種西方湧現的亞文化來看,亞文化之所以形成都源自於社群的建立,但目前中國似乎不缺乏各種文化社群,比如滑板甚至是某類音樂社群等等…那我們缺乏的到底是什麼呢?
歐陽儒:那我就拿滑板、音樂來舉例好了,滑板和當今流行的嘻哈樂種的根源都在西方,但它們也成了我們的亞文化。既然當初文化大革命去除了大部分傳統文化,重新塑造新文化,那麼每一個個體文化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新時代的文化反應。
我以前常說不應去教育年輕人怎麼做中國文化,當代年輕人做出了什麼,什麼就是當下的中國文化。如今可以看到新生一代藝術家,也就是所謂的潮流藝術家們都愛畫卡通,因為我們這代就是看著迪士尼卡通和日漫長大的,這就是我們的生長環境影響的,要我創作水墨畫那我就只能是模仿,因為成長環境裡這類文化薰陶較少,早已被外來文化所取代。反過來說,如今我們選擇畫迪士尼經典 icon 也一樣只能是畫得更像國外的東西,此時大多數國內潮流藝術家處在一個尷尬的階段。但是還是有不少藝術家從裡面慢慢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創作方式,我想大家還是需要時間沉澱,我也確信在未來十年裡一定會誕生出一批真正的本土潮流藝術家。
當下,越來越多的品牌頻繁地與藝術家們展開聯名合作,那麼藝術與商業之間是否應該設立一些邊界?
ROCK LEE:我想如果任何事情都設定邊界…將是很無趣的,共生並發展才是最好的方向。藝術商業化與商業藝術化,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JAMES LEE:畢竟是做潮流藝術,能夠和不同品牌合作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也是種妙事,但前提是品牌和藝術家的合作要能產生化學反應,為了跨界而跨界,為了聯名而聯名是毫無意義的。
歐陽儒:商業化到一定水平後要靠藝術來提升高度,藝術依附於商業則變得更有價值,這兩者是分不開的。
NYSOMETIMES:這主要取決於⼤環境,很多品牌其實並沒有給藝術家充分的創作⾃由,有些把藝術家和插畫師混淆,甚⾄有的合同說要改到甲⽅滿意…我覺得商業和藝術其實並沒有明確界限,但我希望整個合作的⼤環境可以變好,藝術⾃由創作能帶來最⼤的附加值,當這一點可以達到認可的時候,二者就會沒有邊界了。
聽過 4 位藝術家的探討,不難發現潮流藝術囊括著各種各樣的先鋒作品風格,我們其實可以把它視為一個特殊的混合藝術分類。從塗鴉、攝影、街頭的裝置作品,再到大型壁畫,各種風格都在藝術家們的手中傳達著具有「酷感」的視覺特徵。這些潮流藝術作品結合著當下這個時代的景象而誕生,共同促使著潮流藝術成為了這個時代最宏大的一場先鋒藝術運動。至於潮流藝術的未來,我們也有理由對它懷有期待。
Via The Hardware Store Group ex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