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年少的我,頭髮柔軟,髮量充足,然而天生M型髮際線的我(不是禿!不是禿!不是禿!是天生!),小時候的我天真地以為這是古裝劇上也有的帥哥美人尖,後來我長大了,原來小丑竟是我自己。陽光帥氣的圓寸理不了(給你修不成直的),當年流行的殺馬特與我無關,別人一理短就自然挺立蓬鬆的頭髮我也沒有,我是軟piapia的。。。從青春期知道拾掇自己開始就走上了一跳燙染路。。。最近因為臨近春節、提前修剪了一下再一次燙頭,然而。。。。
我的
正常偏靠後的
你如果長得比較好看的話,髮型什麼的其實不是特別重要。還有一種長得一般但是五官端正的,一個好的髮型真的會改變你的氣質,加一大波分。看文章的你們可能沒有這種感受(你們都好看),就是像我這種髮際線、軟頭髮,長得又不怎麼好看的,碰見一箇中年女士理髮師(你家附近、老小區、住宅區附近那種開了多年的理髮店,別問我為啥去這,因為便宜!我一直覺得剪頭髮只是理髮師的技能之一,還有一大技能就是透過語言讓你接受她剪的頭髮),剪了一個我覺得很醜的髮型的時候,其實我是很憋屈的;
因為當我被剪了一個我覺得很醜的髮型的時候,其實我也不太敢怪罪理髮師的(絕對不是因為她目測至少上中學壯碩的兒子在屋裡玩兒手機[狗頭])。因為你知道你自己也有責任。所以,我剪頭髮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局面,前面兩分鐘,我剛跟理髮師理性友好的溝通完該怎麼剪,然後她開始給我剪,結果剪著剪著我倆都沉默了。這個時候我盯著鏡子裡我的頭髮,她盯著她的手藝,我們倆都沒有說話,但這個時候我相信我們兩個人腦海裡都飄過同樣一句話——這也不能全怪他......(以後我剪頭髮就是看著辦,坐那就睡覺!)
燙頭髮的時候,她問我平時打理頭髮麼。我抱著一種不能被小看,我也是一個精緻的90後的想法告訴她我經常打理頭髮。她就說那你可以燙一種大紋理,把你髮際線的兩個M角給蓋住,但是你平常要打理,不打理也沒事,但打理完會特別帥。我又抱著一種我要變好看、我要挑戰生活、掐住生活的喉嚨,過年了不給家裡丟人,接女兒的帥爸爸的想法選擇燙一個需要打理的。
結果就是現在的局面,我連圖都不敢傳了,挑戰完美失敗。不僅沒掐住生活的喉嚨,還讓生活薅住了頭髮。我本身不會打理頭髮,我的僅有的幾次打理就是吹一吹,扒拉扒拉就完了,最多抹一點過期髮蠟隨性的抓一抓,結果就是我打理還不如不打理。
晚上和大小情人回家,我花了大半個小時打理好的頭髮,我媳婦兒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你這頭髮燙完之後你得打理,並開始上手撥弄。我說我知道,不是想著早點回家,沒來得及。
不知道以後理成光頭會怎麼樣。這個想法倒是提醒了我,M型髮際線理個我桃(德雲班主)的桃心是不是有天然優勢啊,自帶桃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