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著裝是每一個國家和時代的標誌,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對服飾都有著一定的要求。
不同民族、不同時代,對著裝的方式也不相同,在西周時期,穿衣制度基本已經完善,但到了清朝後,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維護自己的權利,制定了相關制度,因此導致著裝風俗與之前有著很大的差異。
清朝原本是一個少數民族當政的朝代,因此他們的生活習慣與穿衣風格,與傳統的漢族人存在很大差異。
這點主要體現在宮廷當中,上至太后、皇后,下至皇后、妃嬪,再到宮女她們的服飾都有相關規定與要求。在《大清徽典畫卷》和《大清通隸書》中,有著詳細的記載。
儘管如此,她們仍保留了一些滿族的特色。
相信喜歡看清宮劇的人,應該都比較瞭解,清朝後宮中妃子的腳上都會穿著一雙厚厚的“花盆底”,俗稱“花盆鞋”,也叫“旗鞋”、“高底鞋”或“馬蹄鞋”,是清朝貴族女子穿的一種鞋子。
這種鞋子用木頭做底,鞋底高度在5釐米到10釐米之間,上細下寬,前平後圓,上面繡著精美的圖案,也有一種就是在鞋子前面新增上小穗穗以做裝飾,底部用白布包裹,深受貴族女子喜愛。
而這個習慣與當時她們生活習慣有著很大關係,當年生活在關外時,她們經常會上山勞作,採些野菜帶回家中。
她們穿上厚厚的鞋子上山勞作時,有諸多益處,能夠有效地防止露水打溼衣服,還可以防止草叢中的蚊蟲叮咬。對於尋常人來說,穿著如此厚重的“花盆底”,勞作肯定非常不方便,但對於滿族女子這是輕而易舉的事。
因此穿花盆底鞋子的習俗一直被保留下來,在史書中有過相關記載:“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可以踐泥。”
那麼有些人又產生了疑問,她們成為皇帝的妃子,在後宮中有一定的地位,根本不需要再去勞作,也可以放棄這種“花盆底”鞋子,完全可以舒適的行走。
其實是與古代“纏足”的陋習有著莫大關係,據史書記載,從唐朝開始,小腳女子深受男子喜愛與推崇,而到了五代時期,女子為了擁有小腳開始纏足,以“三寸金蓮”為美,更是掀起一股纏足熱潮。
尤其在民間最為流行,清代文人李漁甚至在《閒情偶寄》中公然描繪小腳的“香豔欲滴”。
後來滿族女子也開始效仿漢族女子纏足,但她們的行為卻不被接受,更是遭到男子的抵制,後來皇帝直接下令禁止女子纏足。
所以“花盆底”鞋子成為她們的首選,可以遮擋住自己的大腳,既美觀又能實現她們小腳走路的願望,一舉兩得。
當然除了美觀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為了“方便”皇上。
皇上後宮佳麗三千,有不同級別的妃子,雖說沒有三千那麼多,但幾十個也還是有的,皇上很難將她們全部記住。
“花盆底”鞋子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花盆底”,一種是“元寶底”,鞋底的不同就代表著身份不同。
像“元寶底”鞋子一般是身份比較高的女子才有機會穿,比如皇后、皇貴妃等才有資格。
在宮中隨著妃子年齡的增加,她們鞋底的高度也會隨之降低,鞋面上的圖案相比較就會比較樸素。反之鞋底越高,圖案鮮豔亮麗則說明這個妃子越年輕,當然鞋面上的圖案也是根據品階決定的。
這樣皇上就可以根據鞋底的高度,來判斷妃子的身份,即使從未見過的妃子,看一眼鞋子就清楚得知道對方的品階。
歷朝歷代都有相應的禮儀與制度,並要求嚴格,更不可以逾越位份。
而清朝單單是一雙鞋子,就可以看出清朝女子的身份地位,足以見得清朝對於等級制度的重視,也能看出後宮妃子們穿“花盆底”鞋子有很多講究,跟現在女性所穿的高跟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