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間的化妝品市場有許多靠講故事來賣東西的品牌,一會兒是XX因愛而生的神奇成分,一會兒又是XX上天下海高科技造福人類,反正也不用寫成分表,就隨便忽悠。
現在產品則需要有詳盡的成分列表標籤,大家也可以透過查詢來驗證商家所說的話。 成分黨的出現,讓商家沒那麼容易騙了。
這雖然是一件好事,但其中大部分人對成分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覺得自己周圍個個都是精研成分的護膚科學家,而我夾在其中像極了一個“小菜雞”。
當然不是說“成分黨”不好,只是經常看到很多人只不過認識了(甚至都談不上了解)VC、CE、煙醯胺、白藜蘆醇、玻尿酸等知名度較高的“明星”成分,就聲稱自己是“成分黨”,難免覺得“成分黨”的風氣被帶偏了。
成分表有何用?
成分表,它能夠讓你知道其中真實含有的成分,如果你已知對它過敏,那就可以跟它說再見了。它還可以用來識破商家的一些虛假宣傳,比如宣傳可以提亮,裡面卻無一提亮成分,那基本可以直接告別這個無良品牌了~
除卻看成分表之外,小仙女們還要適當地參考同膚質的人的使用感受,才能最終確定這款產品是不是可能適合自己~
產品中新增一點點成分,來講產品中含有xxx
這個坑其實比較初級,稍微資深的成分黨們都會看“1%分割線”——新增這麼一點點成分,一看就是小於1%---無效。不過這種品牌商宣稱的常用的手法,對付大多數人都有用能忽悠過去,然而添加個0.01% ,有些炫酷成分就只是打打醬油罷了。
然而真正懂的人也知道,並不是任何成分只有大於1%才會有效果,還需要看成分的起效濃度。成分黨很可能會被誤傷產品而做出錯誤的判斷---本來是有用的成分或產品,被自己判斷成了無效。
片面追求高濃度,讓人顯得產品有料,接地氣
普通消費者以及一些成分黨會覺得產品濃度越高越好,為了迎合這類想法,商家在追求高濃度的路上越走越遠。然而,並不是所有成分都需要濃度很高,也並不是濃度越高,效果就越好。
因為效果不是簡單的線性增加,如果真是這樣,配方工程師的工作也太簡單了一點。而且,有的成分濃度越高,越有可能對面板帶來風險。
城牆皮也就算了,尤其是那些容易過敏,容易不耐受的小仙女們,新增的成分越多不就意味著你在瘋狂拉高中獎率嗎!這幾十種成分中,說不定就有那麼一兩種是你過敏泛紅的罪魁禍首,但還揪不出來到底是誰,你說難不難受。
你以為的高濃度,並不是真的高濃度
有些品牌會宣稱高濃度,然而並不是真的有那麼高。這裡對於原料新增量和成分新增量這兩個概念,商家有意無意地搞混了。注意在成分表上的排序上,是按照成分(100%純物質)來算的,而在實際配方或者生產中,是按照原料新增量來計算的。
有些成分只需極少新增量就有效
有些成分就像壓軸出場的一樣,你以為它排在最後只是個打醬油的,但讓整個護膚品“原地昇天”的偏偏就是它,說不定整個配方的其他成分都是為它打醬油的呢。
說完成分咱們說說防腐劑...
玩歸玩,鬧歸鬧,別拿防腐劑開玩笑。沒錯,防腐劑是有危害,但是把它們一棍子打死,也有失公平。首先,護膚品中那些被成分黨們捧在手心的有利成分,它們可都是因為有營養所以才會對肌膚有利,尤其是那些哐哐加了一堆植物提取物的。
在它們開封呼吸過新鮮空氣後,接觸過你的手指後,要是沒有防腐劑,那簡直就是細菌和微生物的絕佳繁衍基地。再把它們塗在臉上,是想把自己的臉當培養皿嗎?
一切說到底,講究的還是防腐劑的量和種類。只要面板有正常的防禦能力,沒有什麼肌膚問題的小仙女,在面對正常劑量和被允許使用的防腐劑時,身體完全能夠正常將它們排出體外,只會是利大於弊的。實在不放心的小仙女們可以隨時去查閱一下咱們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只要是榜上有名的防腐劑,都是可以放心使用滴~
選擇產品的時候,先做做這些攻略,比如:
·雖然成分是基礎,但是如何讓成分更好地滲透進入面板?畢竟不吸收就是白費,哪些技術才是有效的?
·產品眾多,如何才能搭配好?如何定製適合自己的護膚策略?
·更深入的瞭解各個國家的法規,分析出哪個國家的某類產品各有什麼特點,到底哪些值得買買買。
·各個主要品牌玩家的特點,各有什麼技術特色,為什麼會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其中哪些適合你的面板型別,哪些才是你的菜。
·要了解成分,也得了解到背後的原料商,這些原料商們在江湖上都有怎樣的傳說?還有什麼被低估或高估的原料與成分值得讓更多人知道?實驗室中還有哪些有前途的成分?
·配方與產品的開發,是如何從市場概念一步步到你手裡的?
.....省略若干.....
這些分析,並非簡單百度一下XX成分功效能得出,需要更多的資訊收集、比較、思考,最後才能得出結論。雖然顯得複雜謹慎了一點,但面對針對成分黨特意挖的陷阱時,你更有機會保持清醒,不會被別人帶跑偏~
希望小仙女們能識破更多的謊言,一路打怪升級,
更好的認識護膚成分,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