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一些港臺影視劇的影響,過去很多人都認為,紋身的人就是混混、頹廢派或者放浪青年,不過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放,人們的觀念逐漸改變,紋身成為一種彰顯個性的態度,發展成一個多學科的綜合藝術形式。
紋身是西方的傳統文化,但在中國尚屬於小眾,不過要追源溯本的話,中國關於紋身的歷史也很早。過去紋身叫刺青,在先秦時代主要用於在犯人臉上刺字,還有著名的“岳母刺字”以及《水滸傳》裡花和尚魯智深、浪子燕琴等人的個性刺青。
在西方紋身文化傳入中國後,經歷了一段尷尬的“土味”時期,當時有些人認為的“酷”,就是弄成大花膀子,或者“左青龍、右白虎”,搞成“混社會”的標準配置,這也是很多人對紋身印象很差的原因。
不過隨著人們藝術品味的提升,紋身的圖案也越來越精美,但流行的主要還是歐美哥特式以及日本浮世繪式等風格,而來自北京的一個女孩,就另闢蹊徑,讓中國畫紋身火遍全世界。
她叫陳潔,出生於1980年,曾有過4年斷斷續續的學畫經歷,卻並非真正的科班出身,之所以要當一名職業紋身師,她表示剛開始只是覺得很酷。而用三年時間入門之後,店裡的生意卻越來越慘淡,因為北京的刺青店太多了。
陳潔很有藝術細胞,也非常喜歡齊白石、張大千、黃永玉等大師的國畫,她轉念一想:“為什麼總是模仿國外的風格呢?我們的國畫多美啊。”於是她想到做到,用全部積蓄在北京三里屯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紋身店。
創業之後很艱難,陳潔說自己是靠“啃老”才挺過來的,她剛開始小心翼翼的做“小實驗”,比如客人要求在身上紋上一朵花,她就跟客人說將圖案簡單扭曲一下,做成水墨畫的風格,得到允許後,做出來的效果很是驚豔。漸漸的,她開始在圈內小有名氣。
隨後醉心創作的陳潔,誓要把中國風做出名堂出來,“土氣”的圖案她不做,別的紋身店做過的圖案她也不做。每一單都要根據客人的氣質、身材以及膚品質身定做,並繪出多個手稿讓客人選擇。
水墨氤氳、靈動飄逸,國畫講究意境,陳潔的店裡擺著《書法字海》以及關於歷代書畫大師的研究著作,畫師用筆,她用的是紋身槍,試著將墨色暈染入膚,由墨色的焦、濃、重、淡、清產生豐富的變化,繪成一幅幅具有東方意境的故事。
這種特別而又含蓄的美,打破了紋身圈一貫的風格,陳潔用15年的堅持,將丹青水墨紋身做到自成一派,從剛開始幾周才能接一單,到現在預約都要等到幾個月之後。不僅在中國,她在國外ins也擁有了20多萬粉絲。
曾有一位義大利老人不遠萬里來到北京,專程找到陳潔的工作室求刺,作品晒到網上之後引起很大反響,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為她瘋狂打call,把古老的中國畫用在新潮的紋身上,竟有一種驚心動魄的美。
在歐美文化大行其道的時代,能把中國傳統文化變成世界潮流,陳潔做到了,因此她也被譽為紋身界大師級人物,這正應了那句話:想要成功,你必須成為最特別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