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香水,從誕生之日起,就在其敘事中注入了情色的意味,而流行文化、藝術和商業等因素,更加強這種聯絡。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裡,香水的製造者和使用者們都無心或刻意強化著香水的“性感”。
如今,從香水廣告宣傳上裸裎的肌膚、迷離的眼神中,乃至一段故事裡,「香水—性感」簡單地甚至有些粗暴的因果聯絡俯首皆是。但所謂性感,在香水領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人們所要做的並非被動接受,而是自由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一〇年代:傾世的性感
黑色水仙(Narcisse Noir,卡朗 Caron),1911年
「黑色水仙」是法國傳奇香水品牌Caron第一款大獲成功的香水。不管你是否切身使用過,這款香水背後的諸多趣事軼聞早已將其高高地託舉到神壇之上,供一代又一代的香水愛好者頂禮膜拜。
其中,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在出演50年代好萊塢黑色電影《日落大道》時,領銜主演格洛麗亞·斯旺森(Gloria Swanson)要求劇組在片場使用這款香水。而影片中男主角則在心中描述格洛麗亞飾演的角色諾爾瑪(Norma Desmond)身上的香氣,「她坐在我身邊,散發出晚香玉的芬芳」,被認為是在指涉這款香水。
這些說法或許經不起考究,因我們今天所知「黑色水仙」最顯著的香味來自橙花、麝香和魔力,晚香玉從不曾出現在官方或非官方的香調錶中,但這並不影響「黑色水仙」之名的給人的無限遐想。
拋開希臘神話中傾世美少年那喀索斯(Narcissus,Narcisse為其法語拼寫方式)化身水仙的悲情故事不談,法語narcisse的希臘詞根「narce」意為「使昏迷」,直指水仙令人迷醉的氣息。在如此的背景下,「黑色水仙」拋棄了現實中的明黃、雪白的花朵,放棄純真處子之貌,籠罩上夜色的陰翳,撩人頹廢、靡靡至極,絕色傾城只能活在虛構的神話中。
二十年代:張揚的性感
一千零一夜(Shalimar,嬌蘭 Guerlain),1925年
所幸於1925年,嬌蘭重新奪回名稱的使用權,因此那年被官方正式認定為「一千零一夜」的誕生年份。
「Shalimar」本是地處巴基斯坦拉合爾地區的一些花園的統稱,相傳其中部分由莫臥兒王朝皇帝沙賈漢修建,他與妻子慕塔芝·瑪哈曾經漫步其中。當妻子因難產而死,皇帝下令修建了白色大理石的「泰姬陵」。
與今日西方人眼中的東方文化不同,在喧囂咆哮的20年代,狂野慾望、異國情調、黑眸的女子和誘人香料,才是這幅魔法畫卷的色彩。
Shalimar的中文官方譯名「一千零一夜」原本是個誤譯,卻沿用至今,正如這款香水原配方因失誤而過量新增的香子蘭一樣,這意想不到的邂逅,也成就了一次全新的演繹:香膏、樹脂與香辛料,交織出矛盾複雜的甜美、辛辣與苦澀,柔軟粉感和動物性元素的結合如同飽滿的酥胸——哪怕衣物捂得再嚴實,只需一滴,便能讓你宛若全裸。性感張揚在每一個舉手投足間。
四十年代:溫柔的性感
比翼雙飛(L’Air du Temps,麗娜蕙姿 Nina Ricci),1948年
「比翼雙飛」的法語名字更直接、確切的翻譯應作「時代風貌」。而1950年開始啟用的「雙鴿瓶」,用以紀念難能可貴的和平與愛,是香水史上辨識度最高的瓶身之一,也賦予這款香水一個更美的中文名稱。
與30年代多數性感香水的放浪形骸不同,誕生於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比翼雙飛」從內到外散發著呢喃般的溫柔,仿若瓶身上一雙親呢的鴿子啄喙時發出咕咕絮語。
「比翼雙飛」的複合花香中,最突出的當屬康乃馨。即便如此,康乃馨本身的辛辣的稜角也被塗抹上薄薄的光暈,包裹在醛香調中,低調而內斂。
「比翼雙飛」無疑是傳統浪漫的迴歸,但究其性感之源,是其中的近乎「母性」觸感:內省、包容、帶來安全感。因循世界的平衡法則,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性感若能消魂蝕骨,也可療愈人心。 其他推薦
七十年代:堅毅的性感
19號(No. 19,香奈兒 Chanel),1971年
從香奈兒19號開始創作到完成,歷時將近5年。那一年是1970年,而香奈兒女士已87歲高齡。
在此之前,她已經歷過太多:從聲名鵲起到痛失摯愛,再到香水業務控制權被奪走,直至重新回到時尚聚光燈下享受掌聲與喝彩。
如此的人生際遇,反映到19號裡面,呈現出與豐滿張揚的5號香水截然不同的氣質:花朵的芬芳,並非春回大地的溫暖和煦與絢爛繁華,相反呈現出清冷、孤傲和苦澀,如一個凌厲的眼神,刺破妥協造作的美好,直直叩問世事的無常。
去世前的30年,香奈兒一直住在巴黎的麗茲酒店,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家。透過斬斷與普通人生的聯絡,她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庇護所,不再需要愛人的陪伴,也不在意外界的指摘。
其中的得失冷暖,無人可感同身受。如此的堅毅,讓一個女人無需討好、賣弄他者,成為自己的主人睥睨紅塵,堅毅地令人世間男子汗顏,也性感地無以復加。
九十年代:純淨的性感
一生之水(L’Eau d’Issey ,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1992年
80年代如同極速狂飆的快車,在歌舞昇平和欣欣向榮中駛向經濟滯脹的陰雲早已累積的陰霾中。社會變革已經箭在弦上。好大喜多即為美的風潮,在80年代還未曾完全結束時,就已經先一步偃旗息鼓。
日籍設計師三宅一生痛恨香水,痛恨不得不在飛機上聞到那種彷彿透過高音喇叭放出、振聾發聵的香水。當他的品牌計劃推出香水時,他的要求是“如同水落在潔淨的肌膚上”。
於是,當時還在芬美意(Firmenich,瑞士香精香料巨頭)的調香師雅克·卡瓦利耶(Jacques Cavallier)用香水描繪出一幅場景:瀑布的水滴,濺落在花朵、突出的樹枝與岩石之上,最終命名為“一生之水”。
也有人說,一生之水是禪意的池水中,朝露在睡蓮花瓣上滑落也緩緩於清晨陽光中消散時的氣味。但不管何者,都是對80年代香水流行審美的徹底棄絕、反省與消解——不僅是氣味,也直抵心靈的層面。
斷言一生之水屬於90年代的極簡主義,是過於魯莽的,畢竟太多極簡主義產品早已被人束之高閣,但一生之水依然屹立今日的香水櫃臺。當你厭倦大多數香水的聲色犬馬的飄渺虛幻,不妨按下一生之水的噴頭,或許能明心見性,從中找到極致純淨的性感。
新千年:親密的性感
女士(For Her,納西索 羅德里格斯 narciso rodriguez),2002年
紐約設計師品牌narciso rodriguez,從2003年推出第一支For Her香水風靡市場以來,其後品牌推出的數十款香水,包括女香、男香以及限定東方系列,均專注圍繞“麝香”這一主題,在鬆散的「花香-木質-麝香」結構中,變幻出各種可能,探索這種古老而新穎的香料在香水世界中的疆域。
曾經,麝香來自雄性麝鹿腺體,因其對雌性麝鹿的性吸引力和經久不散的氣息,被人類當作催情的芬芳靈藥。隨著科技發展與動物權益的認知提升,迷思被打破,如今香水業早已禁止使用動物性麝香,轉而研發出數十種合成或源自植物的麝香,以配合不同香水錶現的訴求:
或是類似新汗的輕微鹹腥,令人感受到體溫的熱度;或是帶有粉質觸感,如同嬰兒面板柔嫩;或本身氣味難以察覺,但是能對其他香調進行修飾,使香水整體顯得更加立體而綿延不絕……這些特徵,被For Her系列香水都囊括其中。
設計師認為,麝香有一種洞悉本質神秘的力量:引導自我探尋內心隱秘情感,敞開心扉給予愛也接受愛,由此達成的高度親密感,如同香水帶來的溫暖與舒展,或許是當代都市最稀缺、最性感的生命體驗。
Z世代:多元的性感
2010後時的所有香水
知名香水作家盧卡·圖林(Luca Turin)在其著作《香水指南》perfumes the guide中寫道:“從技術層面上看,沒有什麼能改進香水本身,而網路帶來了突破。”移動裝置促進社交媒體發展,社交媒體則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當今的消費者相信,個人形象、特質可以透過購買和使用的商品而達成;人與人的互動也可以建立在相同的趣味和審美之上,而不必屈從於絕對主流和大眾的社群。
放眼香水產業,小眾香水的蓬勃發展就是這個論斷的一個完美例證。當香水作為個性 “人設”傳遞著越來越多的資訊時,對香水的價值判斷更依賴於個人的偏好和品味。
新興的小眾香水品牌沒有大品牌響亮的名號,但也無需負擔歷史性的品牌刻板印象,創作時不必考慮產品的延續性和主流風潮的影響力,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創意。
從強烈的物化意味、女性自我意識覺醒到追求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香水的“性感”或者“性感”的香水在不同時代,都是一個複雜的議題,是文化、經濟、社會政治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如果以更嚴肅現代的角度下一個結論,香水尤其是“性感”香水不應揹負“男性凝視”重壓。選擇使用什麼樣的香水,使用香水是否為了性感,以及如何以香水傳遞性感,都應該是所有香水使用者——無論性別——忠於自我、遵循本心的主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