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搭配有沒有什麼技巧?
有的,而且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技巧。
不太確定自己適合什麼衣服的時候,可以透過同色系穿搭、減少身上的色彩、增加基礎款,來減少出錯的機率。
在慢慢了解了自己的身材、喜好之後,可以透過一些揚長避短的技巧來修飾身材,並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
具體該怎麼做呢?
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
1、善用中性色和同色系在買衣服的時候,我們都喜歡買自己喜歡的顏色,但買到手之後,卻不知道怎麼搭配好。
推薦兩個簡單不出錯的方法,一個是搭配中性色。
比如,買了一件紫色的上衣,那麼可以用黑色、白色、灰色等顏色的下裝來搭配。▼
另一個是搭配同色系,可以是相同或相近的顏色,也可以是色相環上相鄰的顏色。
比如,一件紫色的上衣,可以搭配紫色的下裝,也可以搭配藍色或紅色的下裝。▼
通常我們會同時使用這兩個方法,因為中性色保證了日常度,同色系能讓造型更和諧。
2、控制身上的顏色喜歡的顏色一多,就容易在身上堆積色彩,這時建議減少身上的顏色,3個以內的顏色會比較好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中性色是不算在裡面的,同色系也可以當作一個顏色。▼
如果某件衣服本身顏色就比較豐富,那麼就不建議再增加其他彩色單品了。
我們可以用前面提到的中性色,或者從這件衣服上挑出一個顏色來搭配,避免眼花繚亂的視覺效果。▼
並不是說顏色就一定不能超過3個,而是需要控制好色彩的數量和麵積,做到心裡有數。
3、增加基礎款的數量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流行元素,比如格紋、碎花、泡泡袖、彼得潘領等。
而不同的元素會有不同的風格,比如格紋偏復古、碎花偏少女、泡泡袖偏宮廷、彼得潘領偏可愛。
如果你入手了一件流行單品,那麼最保守的方法就是用基礎款來搭配它,而不是把N件流行單品全堆在身上。▼
對搭配新手來說,衣櫃裡的衣服建議由70%的基礎款+30%的設計款組成,基礎款越多,利用率越高。
4、學會揚長避短買的衣服多了之後,我們會發現,很多衣服買回來的結果就是壓箱底。
掛在那裡很好看,但穿上身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這是因為我們還不太瞭解自己,沒有學會揚長避短。
比如,頭大、脖子短的人,就不太適合穿小圓領的衣服,會放大自己的短處,顯得頭更大。▼
想要買到更適合自己的衣服,我們至少要知道自己的身高、身型、胸圍、腰圍、臀圍。
想進階的話,還需要知道仔細觀察自己的脖子是不是粗短、有沒有斜方肌、肩膀寬還是窄、有沒有小肚子、有沒有假胯寬、腿型是不是正常等細節。
5、確定自己的風格剛開始學穿搭的時候,碰到自己喜歡的衣服可能就會買,衣櫃裡會堆滿各種風格的衣服。
但其實很多衣服是不適合自己的,比如高個子、大骨架、圓身材的女生,穿起可愛風的衣服就會有違和感。▼
想要確定自己的風格,可以先確定自己的五官風格是偏冷還是偏暖,再確定自己的身材是圓身還是扁身,骨架是大還是小。
粗暴地劃分一下,冷風格、扁身材、大骨架,更容易駕馭帥氣利落的歐美風。
暖風格、圓身材、小骨架,更容易駕馭溫柔可愛的日韓風。▼
不一定絕對,但嘗試跟自己原生條件完全相反的風格,需要用更多的搭配技巧來彌補。
小結一下,在沒有確定風格之前,可以多穿基礎款,善用同色系、控制身上的顏色,減少出錯的機率;在瞭解了自己的身材之後,慢慢學會揚長避短,放大自己身材的優點;嘗試多了,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長相、身材,來確定適合自己的風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