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產品的時候其實心裡是比較糾結的,到底是推薦套盒好還是單品好?畢竟一個套盒涵蓋一整套產品,不用費心思搭配了,整整齊齊的一套平時擺著也更漂亮。
除了送禮物之外,糖精們日常使用護膚品是不是也會冒出這樣的疑問,護膚品真的要成套使用效果才更好嘛?
成套護膚品的研發流程
丨產品線定位
我們先來看一下一套護膚品系列是怎麼研發出來的,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產品線定位,比如:保溼線、美白線、抗老線。
圍繞這個定位會考慮這個產品系列要有幾個單品,哪個是明星產品,把各個產品的配方base大概確定好。
丨挑選活性物組合
然後根據所需要達到的產品功效來挑選活性物組合應用到配方base當中。
之前我們也講過有些活性物是不適合搭配在一起使用的,比如金屬離子與抗氧化劑、原型VC與維A醇之類,在選擇活性物時,配方師會確保活性物之間相互不會有衝突。
這個選好的活性物組合基本會貫穿整個產品系列,可能會在濃度上有微調,但是種類基本不會變。
丨規避膚感衝突
研發人員同時會確保這個系列的產品在前後使用過程中不會有什麼膚感上的衝突,比如精華里加了提亮膚色的鈦白粉,那麼後續疊加的面霜裡就別再放太多成膜劑,這樣可以減少搓泥的可能性。
成套護膚品的優點
簡單兩個字:省事!
對於護膚小白來說,直接選擇一個系列的一套護膚品就不用動腦子考慮怎麼搭配了,只要認準口碑品牌,選好自己所需的功效。膚感什麼的都搭配好了,活性物之間也不需要考慮什麼禁忌。
同系列的產品疊加,也不容易出現刺激性的問題。
而且同一色系設計的產品擺在一起也更好看,如果是貴婦品牌那簡直就是屋子裡的裝飾品,估計光看一眼心情都會變得非常好,有大大的滿足感。
成套護膚品的缺點
丨功效可能無法達到最優
對於功效來說,成套使用同系列護膚品效果並不會更好!
前一陣Rex分享過,我們的膚質會隨季節變化,面板問題也會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側重點(詳見:膚質還能反覆變,護膚品到底該咋選?)。有時候我們不會只關注單一的面板問題,而是多個問題搭配解決。
當然這不是說每天要疊加好幾種精華,抗老、美白、修護、祛痘一股腦的搞起來,這樣的效果並不好而且會增加刺激的機率,最後什麼效果都沒實現。
合理搭配功效才能讓效果事半功倍,比如適用性很廣的維穩+功效精華疊加:修護+祛痘,美白+抗氧化等等。
舉幾個產品搭配的栗子:
維穩+美白精華搭配
抗痘+修護
美白+抗氧化
保溼+抗老+修護
看出來了吧,當有多重護膚需求的時候,不應該是成套買齊好幾個套裝,而是應該把在各個領域表現出眾的明星產品蒐羅在一起,按需搭配、按實際情況調整使用才是聰明之選。
丨價效比不高
如果是買成套的套盒產品,套盒中的一些單品可能並不適合自己或者配方比較雞肋,價效比實在不高。
之前想給媽媽買一套後(The history of Whoo)的套盒,除了高階大氣之外,精華、面霜主打的人參、當歸等草本藥材成分也挺適合媽媽。
但是那個洗面奶是SLES體系的,並不適合幹皮略敏感膚質的媽媽。
價效比高又溫和的氨基酸潔面/APG潔面選擇範圍更廣,完全沒必要為了湊齊一套,而強迫自己每天使用一個並不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
丨增加不必要的護膚步驟
最後成套使用護膚品有時候可能會增加一些不必要的護膚步驟,並沒有人規定每天的護膚步驟一定是卸妝、潔面、水、精華、乳液、面霜、隔離、氣墊、粉底等等一個不落用個遍。
但是,如果你是在同一個品牌配齊了一套產品(尤其是線下門店),BA往往會囑咐你,這一套要堅持按照使用順序每天使用。
對於這類言論真的不用太當真,多數人只是為了確保你這一套能儘快用完然後再去找他買買買…如果早晨起床後面板不是很油,不用洗面奶只用清水洗臉也是可以的,精華如果膚感偏水潤不用護膚水也可以,隔離、氣墊、粉底其實選一個最好用的就夠了。
關於先乳後水
有些日本品牌“發明”出了不明覺厲的先乳後水這種獨特的使用方法。比如:奧爾濱的健康水一定要使用在奧爾濱滲透乳之後,據說只有先塗了乳液才會讓護膚水更好吸收。我真是忍不住要給市場部的獨特講故事能力鼓掌
。
更合理的解釋可能是健康水的酒精含量挺高,如果直接用可能會比較刺激,前面先墊一層乳液舒緩滋潤下面板再塗水會更舒服。
如果你就喜歡先水後乳,或者先水不用乳液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是有自由意志的人類,不能讓東西給限制住了嘛!
反正我自己是從來沒有成套使用過護膚品,我很享受自行搭配產品的這個過程,面對著我那一桌子“寶貝”,略加思索,掐指一算當天的肌膚情況、護膚需求、當地溫度、當時心情、國際局勢、明星八卦…計上心來。我是我護膚世界的女王,滿滿的掌控感!
最後總結一下
成套使用護膚品確實有一些好處,但是帶來的侷限性更大。如果對於護膚和原料有一定了解,明確知道自己的膚質和護膚需求,按需挑選不同領域的明星產品是更有效率,價效比更高的!
我相信,多數信誓旦旦的勸你一定要成套使用護膚品,說什麼成套使用效果才最好的人,要麼是櫃姐(想多賺你錢),要麼就是被櫃姐洗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