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一點粉輕施,朱唇一點惹人痴。”服飾與化妝,向來是女子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那麼在化妝品缺稀的古代。女子是如何化妝的呢?都說眉目傳情,在妝容中,最重要的就算眉了,尤其在古代 ,文人墨客對於眉的描述也是數不勝數。古代眉妝歷史悠久,只是可惜,現在的古裝劇卻偏偏獨愛一字眉。
【黛】
“眉黛彎新月,瞳人剪碧波。”為何在古代,誇女子眉毛好看 ,總是用黛眉呢?
春秋戰國時期最早有關於對“黛”的記載
“黛”是一種青黑色的顏料,是古代女子專門用來畫眉的工具,紅樓中也提到:“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後來,黛也成了女子眉毛的代稱。除了用黛,古代女子還會將柳條燒焦,然後畫在眉毛上。
【修眉】
要畫眉,得先修眉,每個人眉形天生不一樣,那麼在古代,女子是如何修眉的呢?
在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了玳瑁篦。有59根篦齒。篦是比梳子更加密集的工具,用於剔除雜毛,發垢。同時也有梳理眉毛的作用。
當然,玳瑁篦不是誰都能用的,而很多不滿意自己眉形的女人,通常的做法就是全部剃光。然後畫上假眉。當然還有另外一個方法,叫做“挽面”就是用線來拔掉身上的細毛
不同時代,女子的審美都不同,為了迎合審美,眉形也變得千奇百怪,
【先秦】盛行蛾眉
先秦時期的眉毛以細長為主,其中最盛行的就是蛾眉(長而彎的眉形)屈原在《離騷》中也寫道:“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由此可見蛾眉的盛行。除了蛾眉,在楚地還流行直眉。不像蛾眉這麼彎,但也是細長的。
【漢代】眉形眾多,流行長眉
漢代是眉形發展的一個繁榮時代,這一時期出現的眉形眾多,以長眉為主:遠山眉,八字眉,愁眉,廣眉。郭璞《索隱》曰:“連娟,眉曲細也。長眉,纖細彎曲,與蛾眉並無多大差別。看來蛾眉,長眉,仍就是這個時代的審美。
說起遠山眉,就不得不提起卓文君,說起她的眉:“眉如遠山,時人效之,畫遠山眉”由此可見,卓文君掀起了畫遠山眉之風。
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眉形沒多大變化,但是眉色卻變多起來,也就是我們現代的染眉,不僅有黃眉,還有翠眉。北朝時更是盛行黃眉墨妝。
【隋唐】螺子黛,十眉圖
隋唐時期經濟繁榮,隋煬帝從波斯進口了螺子黛,是專門的畫眉工具,只用沾水,就可以畫眉用,深受後宮女子喜愛。
唐朝的眉妝發展到了高潮時期,李商隱在詩中寫道:“八歲偷造鏡,長眉已能畫。”連八歲的小孩都會畫眉了。楊貴妃的畫眉技術更是讓唐明皇痴迷不已,命畫師畫出十眉圖。這十眉還有好聽的名字:鴛鴦眉、小山眉,五嶽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稜眉(也叫卻月眉)、分梢眉、涵煙眉、拂雲眉(又名橫煙眉)、倒暈眉。
五代時期戰亂頻繁,亂世出奇妝。宮人的眉妝更是變化無常。一日御愛眉,二日小山眉,三日卻月眉,四日三峰眉,五日垂珠眉, 六日稜眉,七日分梢眉,八日涵煙眉,九日拂雲眉又名橫煙眉,十日倒暈眉。
【宋清】
宋元的眉妝主要以長蛾眉,倒暈眉為主,其呈寬闊的月形,而眉毛尾端則用筆暈染,由深及淺,逐漸向外部散開,別有風韻。
同時流行的還有一字眉:平直細長,極盡莊嚴,多為后妃所喜。
明清流行低眉。給人一種楚楚可憐的感覺,眉頭高而眉尾低,眉身修長纖細。紅樓夢中所寫林黛玉:兩彎似盛非盛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看了這些,是不是對古代眉形更加了解了呢?什麼朝代該畫什麼眉,可別再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