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聲音,能讓你瞬間回憶起熟悉的過往?
是鳳凰牌腳踏車上搖起來“叮鈴叮鈴”響個不停的車鈴聲,還是上海牌手錶裡日復一日“滴答滴答”不停歇的計時聲?
對我來說,是蝴蝶牌縫紉機踏板在某個安靜午後發出的“咔噠”聲。
印象中,姥姥家就有這麼一臺萬能的縫紉機,好像任何布料都能在她的巧手下變成有用的、好看的“藝術品”。
看著縫紉機“創造”的眾多傑作,我也漸漸愛上了那個有規律的“咔噠”聲!
實不相瞞,這是我以前最愛聽的聲音之一。
“蝴蝶”牌,無處不在
那個時候,好像每個人家裡都有一臺縫紉機。其標誌性的“蝴蝶牌”圖案代表著一種時代潮流,風靡一時。
常聽長輩回憶過去的“苦”日子:當時家裡經濟條件不好,但是孩子很多,因此不可能做到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自己的衣服,所以只能同一件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調侃一句,要做到“雨露均霑”,可著實不容易啊。
髒了洗、破了補是最基本的日常。當人們終於可以減輕用手縫補衣服的勞累,迎來實現縫補自由的機器——縫紉機,你說他們能不寶貝這個大個兒頭嗎?
作為上世紀60年代乃至本世紀初最重要的家庭奢侈品之一,縫紉機在許多重要場合都被委以重任。是的,它又被賦予了另一層意義——在婚嫁娶親活動中擔任嫁妝。
所以老一輩兒人對縫紉機寄寓著一份互託終生的不渝之愛。
簡樸,溫暖都是它
說到大家對它的瞭解和珍愛,似乎女性更有發言權。
老式腳踏縫紉機主要是在手腳的配合下進行縫補。
縫紉機的頭部是藏在桌子裡面的,使用時要搬動臺板中間的蓋板,把縫紉機頭取出,把小蓋板復原後,再把縫紉機頭安置好。
掛上皮帶之後,還要把底下的線梭子拿出裝線,再將上面按照線柱、夾線器、挑線器、孔針的順序裝好線,旁邊的飛輪逆時針旋轉的同時,腳踩踏板,這樣縫紉機就可以使用了。
一心為家、把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的媽媽們,用起這複雜的機器也毫不含糊。
給丈夫的褲腳截邊、用一些自己做裙子剩下的布料為家裡小孩做個背心兒都是她們的拿手活。
除此之外,閒來無事時,她們還會做電視罩簾、花邊桌布等等,心情好時,媽媽還會給自己設計一條艾德萊斯圍裙,這樣即便在廚房忙活也能保持美麗。
真是心靈手又巧。
印象中,她們格外愛惜這臺黑棕色的機器。每次打掃家裡,都會用乾淨的抹布一遍遍地擦過它的全身。
哦,對了,還忘了說這臺寶貝有多“受寵”,還會專門為它製作防塵罩簾呢。那時候,大人們還得時時刻刻防備著家裡的搗蛋鬼們,生怕孩子因為好奇,胡亂搗鼓它。
孩子們心裡得多苦啊,自從家裡多了這臺機器後,孩子們就失去了“團寵”的地位。
她們的生活,值得我們懷念
最近,這個場景反覆出現在我腦海裡:
姥姥總是坐在縫紉機前縫著什麼東西,暖光從門縫照射在鏽銅色的縫紉機上,彷彿鍍上了一層金,姥姥銀灰色的髮絲也在溫柔的黃昏中發光。
踏板在姥姥輕緩地踩踏下發出“噠噠噠”的聲響,伴著踏聲,姥姥輕微移動布料,針線一針一針地鑽進布料裡。
我很慶幸自己還能清晰地記得這美好的一幕。
每當看到科技進步所推出的各種更先進的縫紉機,總是很想念兒時姥姥踩踏板時響起的“噠噠噠”聲。
雖然老式縫紉機已經從人們的生活中緩緩淡去,但是人們擁有的美好回憶和寄託在它身上的那份感情是難以磨滅的。
就像每次做家務時,媽媽都會仔細擦拭縫紉機,小聲嘀咕:“你姥姥還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