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品牌Zara要推出自己的美妝線了!
據瞭解,日前,西班牙快時尚巨頭Zara將於5月13日在部分線下門店和線上官網推出美妝產品。其中,歐洲、美國、中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區域市場將率先推出新品牌。後續線上也會單獨設立美妝板塊,以讓消費者能夠選購唇膏、粉底、指甲油和香水等美妝產品。
目前,Zara中國線上官網已開闢全新美妝頁面,顯示5月13日正式發售字樣,Zara上海南京東路店和北京王府井大街店將成為中國境內首批上架Zara Beauty美妝產品的線下店。
該美妝線被命名為“Zara Beauty”,產品涵蓋涵蓋眼影、口紅、腮紅和指甲油,有超過175種顏色可供選擇。
Zara Beauty與著名化妝師Diane Kendal合作,Kendal是Marc Jacobs、Tom Ford等多個品牌在業界三大時裝週紐約、巴黎和米蘭的合作物件,一定程度上可為Zara Beauty產品的專業程度作背書。
事實上,ZARA在2007年就推出雙色眼影盤開始試水美妝市場,2018年12月5日釋出首個唇膏系列Zara Ultimatte,標誌著其正式進軍美妝市場。2020年8月Zara和Jo Malone推出了首款合作香水系列。
不過把彩妝作為完整產品線尚屬首次,可見,ZARA對於彩妝線寄予厚望。
一邊關店一邊拓展新版塊試圖擺脫困局
據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2020年財報,集團全年銷售額204億歐元,同比下降25.5%;淨利潤11億歐元,同比大跌70%;與此同時,Inditex旗下包括ZARA在內的多個品牌也在過去一年出現大量關店現象。另外,今年2月份,日本快時尚品牌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總市值曾達10.8725萬億日元,首度超越了Inditex。
2019年9月,ZARA關閉了兩家北京核心商圈的門店,此後,由於疫情封鎖的不利影響,線下門店客流大量減少,ZARA在2020年關停在中國內地市場的38家門店。
2021年1月,ZARA母公司Inditex宣佈,ZARA的姊妹品牌PULL&BEAR、Bershka和Stradivarius將全部撤出中國的線下市場。
面對著關店和業績困境,ZARA開拓美妝線,或許是在快時尚領域受挫後的一場自救,希望透過美妝線來提振業績。
現在才跨界,已經為時已晚?
中國的美妝行業目前已有3000多億的市場規模,且尚在可持續發展程序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相關資料顯示,到2022年,中國美妝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
面對美妝行業巨大的發展前景,品牌跨界做美妝早已不是新鮮事。而在快時尚服裝領域,ZARA入局美妝領域的決心相較於同行業其他競爭要晚許多。
H&M早在2015年就正式推出完整美妝線H&M Beauty。而在此之前,H&M就不斷透過聯名、合作等方式,不斷豐富自己的美妝產品。除此之外,在其同類競爭對手ASOS、H&M、Forever 21等品牌也早已發行固定彩妝線。
如今的美妝市場,早已是一片紅海,ZARA此時佈局,在競爭激烈的美妝領域是否能殺出一條路,也是個未知數。
當下的化妝品江湖,雖然國際大牌引領潮流依舊,但是國貨美妝也憑藉“國潮爆款、社群營銷、網紅帶貨”賦能,厚積薄發,加速崛起。尤其以完美日記、花西子為代表的國貨美妝,憑藉“網紅直播帶貨”、“KOL測評種草”和“社交電商”等影響新消費人群購買慾望的因素,抓住了眾多年輕消費者的“芳心”。
另外,從官網來看,Zara Beauty的產品定價也符合該快時尚品牌本身的定位,價位在7.9美元到25.9美元之間(約合人民幣51元到168元)。但是消費者在不同價位段都能找到多種多樣的品牌選擇。雖然背靠Zara品牌的業界資源和影響力,Zara Beauty相較很多初創美妝品牌佔據了不小的先發優勢,但這並不能保證該品牌絕對成功。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Zara為了摘取快時尚“不環保”的標籤,特地將Zara Beauty包裝成一個環保品牌,產品被設計為可替換的形式,以達到重複使用的目的,同時包材使用大量回收玻璃。但是依託於快時尚Zara而誕生的彩妝線產品在這樣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能否突圍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美妝品牌最終能否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在研發、渠道和營銷等核心競爭要素方面,是否能形成自身的核心優勢,從而抓住消費者心智,最終轉化為品牌沉澱。Zara進軍美妝市場,充滿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