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時尚>

在性別議題被廣泛討論的今天,以“無性別”做標籤的bosie開始思考,如何展開一場以“無性別”為主題的敘事,以及在講述品牌價值和品牌故事的過程中,如何讓這個舶來的概念以更“柔和”和“平緩”的方式,與現實中國的性別討論相融,以至於在此之上延伸出更普世的價值觀,並最終與廣義上的社會大眾形成真正意義的精神共振。

作者丨楊睿琦

編輯丨張一童

“在那,所有關於性別的界限,都最終消散不見。”畫面上,“無性別”虛擬人與模特們並排站立,“The Era of Unisex”字樣緩緩浮現。

這支講述科幻、神話與自我標榜的廣告片來自“無性別”品牌bosie,而這也是bosie在品牌創立三週年之際,首次推出主題宣傳片。

bosie的誕生,來自於品牌創始人劉光耀的一次“偶然觀察”。品牌釋出的男性服裝,意外得到女性消費者的青睞,這讓劉光耀開始想要做一個“男女都可以穿的品牌”。

2018年,bosie正式成立,並將“無性別”定位品牌的核心標籤。產品上線天貓首月銷售額即破百萬,目前已完成億級融資,年營收破3億。並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均開設多家線下門店。

新一批的中國消費品品牌正處在前所未有的發展視窗期,成長中的年輕消費者有著更強的民族自信,也對本土品牌表現出更多青睞和認同。另一方面,他們旺盛的消費需求不再侷限於對物質和功能的消費,而在情感和精神共鳴上提出了更多訴求。對於發展中的中國新品牌而言,已經到了在產品之上塑造更高概念品牌精神,講述品牌故事的階段。

以社交網路為主戰場,性別議題在年輕群體中被愈發討論的今天,以“無性別”做標籤的bosie不得不思考的另一個問題是,在講述品牌價值和品牌故事的過程中,如何讓這個舶來的概念以更“柔和”和“平緩”的方式,與現實中國的性別討論相融,以至於在此之上延伸出更普世的價值觀,並最終與廣義上的社會大眾形成真正意義的精神共振。

01|講故事

2021年,是bosie的“三週歲”生日,創始人劉光耀覺得,是時候給bosie送上一份“大禮”了。

“我們終於有錢做大片了”,劉光耀口中的“大片”,是7月2日上線的“The Era of Unisex”主題大片。這支時長2分13秒的廣告片,全程進行綠幕拍攝,後期以CG特效進行高精度渲染,“真的花費很大”,劉光耀笑言。

選擇“三週年”的時間節點上線廣告大片,除卻現實因素,於品牌側則有著更為深層的考量。劉光耀喜歡將bosie比做人,“三週年”的時間節點,在其看來,是bosie作為一個“人”擁有世界觀的開始。而從品牌層面觀察,bosie需要在此時“構築精神世界”,向用戶講好關於““無性別””的故事。

這個故事,劉光耀希望在bosie的世界裡,可以在時間的維度上延展的足夠長,“我們希望做一個有可能講一百年的故事”。

長線敘事的要求下,搭建世界觀框架是第一個廣告片的重要功能,這讓bosie選擇以抽象敘事進行品牌內容傳達。“The Era of Unisex”廣告片一經上線,引起強烈討論,bosie的官方賬號下收到了諸多“看不懂”、“單純炫技”的評論。對此,劉光耀卻認為,“如果你覺得這個片子比較晦澀,某種程度上也符合我們對它的一個初設。”

一個由抽象概念搭建的異世界,可以承載後續各種各樣的諸多內容。換而言之,這是初創型品牌在內容構建上的安全打法——“任何的劇情一旦具體化,很難經得起時間的推敲。”

於是,“The Era of Unisex”的廣告片中,出現了一個與現實世界完全背離的“異世界”——“無性別”的虛擬人從懸崖間走向宇宙,最終來到海洋深處——“在那,所有關於性別的界限,都最終消散不見。”

“異世界”的建立,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對“性別議題”的“理性化幻想。社會高速發展,讓“性別議題”越發與社會現實緊密相連,進入人們生活的諸多細節。而“無性別”觀念的提出與“無性別”服飾的出現,也成為觀察這一理想化世界的微妙切口。

起初,劉光耀對“無性別”的理解,僅限於“男女都能穿的衣服”。而在對服裝的調研過程中,劉光耀發現,從流行於十八世紀法國男性間的絲襪,到女性也可穿著的牛仔褲,“設計與服裝本身都不具備性別屬性,服裝的性別化背後是時代文化的體現”。

早在上世紀20年代,“無性別”主義便已在時尚界有所表達。Coco Chanel女士曾將女性柔美氣質同長褲這個極具男性化色彩符號相融,推出挑戰傳統觀念的海軍制服長褲女裝。1966年 Yves Saint laurent先生按照女性身材曲線進行剪裁,設計出經典女式吸菸裝,在保留女性優美曲線的同時,也融合了男性服飾的利落與硬朗,成為“無性別”主義的標誌性設計。

而“無性別”作為詞彙第一次正式出現,則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此時,百貨大樓的商品目錄中也首次設定“his’n’her”的新分類,廣告中的男女模特穿著同款同色的蕾絲喇叭褲和寬鬆襯衣,表達時尚。而這也被認為是二戰過後人們挑戰自我,打破界限的新方式。

2014年,講究樸素與極簡元素的“Normcore”風格一度風靡,這也與如今的“無性別主義”極為相似——尋找人類審美中的交集,打破性別界限的同時,形成特有的時尚風格。

而劉光耀認為,“人類穿的第一件衣服都是一樣的。而當未來人類滅亡前的那一刻,我相信大機率都是不穿衣服的,也許穿著外星的制服或者面板。我們從終點和起點來看,服裝本身就是“無性別”的品類。”

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無性別”理念是人類“反現實”的一種暢想——這種理想化的暢想也許只能在未來,或人類的腦海中出現。

這種天然的反現實感讓bosie選擇構建一個來自未來的幻想世界,科幻感與未來感成為bosie重要的視覺主題,這也直接決定bosie的“講故事”方式——整體遵循“大而美”的敘事準則。

“大”意指宏大——包含敘事背景、敘事風格、敘事規模等多重維度。在2017年,bosie尚未成型之際,劉光耀就帶著自己的小團隊前往沙漠,進行宣傳片的實景拍攝。而2021年的“The Era of Unisex”主題廣告片中,同樣以宇宙、海底此類宏大世界作為敘事背景;而從敘事風格觀察,服從於“未來感”與“科幻感”的世界觀構造要求,

“美”則指唯美,這在bosie的世界裡,通常透過多重意象進行表達,而這也成為bosie一以貫之的固定視覺元素,甚至某種程度上,逐漸成為bosie獨有的視覺傳達風格。

“The Era of Unisex”的廣告片中的蝴蝶,bosie將其賦予賽博朋克的科幻色彩;漂浮的鋼鐵花朵,bosie以液態形式中和其堅硬質感,而漂浮在空中的海洋生物水母和珊瑚,則因為其本身的“無性別”特質在視覺和內容上形成統一。

02|提問題

但另一方面,“無性別”的出現和發展都與現實性別議題緊密連線,並在消費領域得到直接展現,有理論認為,當一個地區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時,會出現消費中性化的趨勢。

2005年上映的《王的男人》,讓“比女性還柔美”的李準基,在韓國引起一股“花美男”風潮——以演員、偶像為代表的公眾人物,逐漸嘗試女性化的著裝、妝容,性別的界限逐漸模糊,甚至形成韓國獨有的時尚風格,延續到現在——2020年,韓國男性美容市場規模達到1.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1億元)。

2015年,“無性別男孩”在日本走紅,甚至在日語中擁有“專屬詞彙”——ジェンダーレス男子(無性別男子)。“無性別男孩”意指一種打扮方式,及生理性別為男性,但打扮的時候忽略性別界限。色彩鮮豔的假髮、粉嫩色系的口紅、或可愛或性感的裙裝都可以成為“無性別男孩”的“標配”。女性化的裝扮成為日本“無性別男孩”突破心理邊界的一種行為方式。

而在服裝領域,無性別服飾早已走出時裝秀場,被眾多品牌利用,這些都為bosie提供了“可行性樣本”。2014年J.W.Anderson秀場上,主打“解放天性,性別無界”的荷葉連衣裙誕生;自2015年 Alessandro Michele接手GUCCI以來,蕾絲、絲綢、綁帶、刺繡此類充滿女性化色彩的設計元素被廣泛運用;在Ann Demeulemeester 2019春夏系列秀場上,男模特們薄紗遮面,手戴黑色蕾絲手套,性別在半透的面紗前得以扭曲,展現一種超乎性別的美;而匡威也於2020年釋出僅提供四個尺碼,強調男女平等,性別自由的“無性別”系列“SHAPES”。

經濟水平的發展帶來大眾自我認知的覺醒,而“性別是認知自我過程中一個必要的環節”,中國社會也正進入這個階段。在過去兩年時間裡,性別議題在中國的社交網路以前所未有的頻率、廣度、熱度和激烈程度被討論,年輕人正是其中最積極的參與者。

在這樣矛盾尖銳的輿論氛圍中,一個以“無性別”為標籤的新品牌有著天然的話題性,也時刻與陷入旋渦中心的危險相伴。一定程度上,bosie需要避免自己陷入對狹義性別問題的討論,在無性別一個具體標籤上,找到更有延展性和普世性的價值理念。

劉光耀認為,真正的“無性別”不需要透過挑戰任何一方,以激烈、矛盾、衝突收場,而是提供一種正規化——任何人無需挑戰就能接受並理解的正規化,在此正規化之下,以“男”、“女”進行單一劃分的人類,將打破性別邊界重回一體,共同尋找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與解放,而這也與bosie所強調的“無別無界”的品牌理念不謀而合。

或許以兩代“中性偶像”——2005年“橫空出世”的李宇春與2020年“斷層出道”的劉雨昕,進行觀察更為直觀。李宇春的出現,在當時引起激烈討論,一部分人們認為,“離經叛道”的中性裝束是“男不男、女不女”的體現,進而言之,性別角色的混淆會帶來社會秩序的錯亂,“春哥”名號的“群嘲式”流行,也從側面反映出,關於性別文化的激烈碰撞;而剩下的小部分人,則將李宇春的出現視為一個出口——“個體可以對抗主流”的論調開始出現,甚至帶有一絲“刻意叛逆”的色彩。

由性別議題引起的大規模討論,終究和性別一樣,將人群簡單劃分為兩個陣營。而15年過去,粉絲票圈出道的劉雨昕,則從另一角度說明,關於性別討論的衝突漸漸散去,人們開始習慣“中性偶像”的出現,甚至某種程度上,“中性偶像”的成功出道,代表著真正意義上的“無性別”主義——打破邊界,做自己。

對邊界的打破不僅限於性別,還可以是年齡、物種等等。除了常規的成年服飾,bosie有自己的童裝產品線,還曾經開發“人寵同款”的服飾——即人與寵物可以同時穿著的服飾。新品一經上線,人們開始討論,“人寵同款” 的服飾,是否是“不尊重人權”的體現。

面對爭議,劉光耀則顯得很平靜。“老人、小孩、狗都穿同樣設計的衣服,我覺得是很有意思的新嘗試。至於對不對,或者怎麼辯證對不對,我們只提出問題,但不做回答。”

劉光耀將bosie定義為一個“文化容器”,以“共同的價值契約”為基底,每一個獨立群體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一個“相對舒適的交集”。

這其中有一些在最初甚至並非有意為之。今年1月,微博使用者@米勒與麋鹿在網上分享自己將bosie透明分格羽絨服,改造為二次元人群熱愛的“痛衣”過程的微博,在ACG人群中迅速走紅。

觀察到痛衣走紅的bosie,立刻在微博聯絡@米勒與麋鹿,以動漫愛好者喜愛的“痛”文化為主題製作影片內容,並在全網更新。

03|新表達

2021年6月27日,bosie上海淮海中路店正式開業。上下兩層2000平米的巨大空間裡,“未來星球”的概念充斥於各個角落,太空艙門設計的服飾陳列區、巨大的發射器裝置、金屬質感的外星人雕像,將存在於品牌大片中的“科幻世界”概念,成功進行線下落地。

而更為重要的是,千坪大店的設定,為品牌展示與內容傳達提供核心場景。垂直扶梯將上下兩千平米的空間劃分為四大區域——服裝配飾區、零售餐飲區、童裝區及寵物休閒區。

值得一提的是,在零售餐飲區內,提供著來自國內外的各種零食,此外,零售餐飲區內還設定飲水區、飲料區、冰淇淋休息區等不同分割槽供消費者進行購物、休閒。

另一一以貫之的設計則是“自拍試衣間”設計,在上海淮海中路店內,bosie還設定“Time Machine”一分錢自拍館,花費一分錢,便可和朋友拍攝、列印大頭貼照片。而在同期開業的北京西單更新場門店內,試衣間大膽使用嫩粉、明黃、淺藍等色彩,打造成游泳池、淋浴間等形式,吸引眾多消費者前來打卡。

顯然,線下門店的細節設定,可以明確看出,bosie想要圍繞使用者體驗,為消費者打造一個更為立體的消費場景。“買衣服”的“行為逐漸變為一個“過程”——吃、喝、玩、樂一體化場所的構建,讓“消費”變成“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兒”。

劉光耀用“有目的的無目的”來形容這個過程,即bosie線下消費場所的搭建,讓原本具有強烈目的性的“購物”,逐漸變為“無目的”的體驗——消費者可以在此自拍、吃冰淇淋、買買小零食、甚至逗貓遛狗。

這是劉光耀希望看到的,“我們希望來到bosie的人並不僅僅是為了買件衣服,只要他願意走進來,買包零食都可以。”

將bosie定義為“集合小眾圈層的大眾品牌”的劉光耀,下一步即將起用品牌代言人。與固有認知不同,““無性別”偶像”或者“中性偶像”可能並不會成為bosie的首要選擇。或者說,對於bosie而言,品牌代言人的價值在於,在bosie已經能夠明確對外輸出完整的世界觀之後,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

“相反地,我們會選用一位比較‘接地氣’、或者說比較親切的代言人,我們不太會用流量型明星,反而會對作品與實力有要求,是否有成熟的電影作品以及是否拿過獎,我們更為看重。”

試圖以更為平和、“柔順”的方式走向主流的bosie,同時也在品牌內部開啟一場更為尖銳的挑戰,當然也同樣以自身品牌世界觀的明確為前提——以bosie的“無性別”理念,重新詮釋傳統定義下的男女服飾。

“未來我們也許會用‘無性別’的概念解構傳統女裝,做我們自己的‘新女裝’”。

5
  • diod是什麼牌子香水?
  • 男生應該學會的五點搭配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