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的髮式豐富、裝飾華麗、造型優美,著實令今人豔羨。可是你知道嗎?古人的這些髮式並非全是由自己的真發編制而成的,在梳理厚重高大的髮髻的時候是要用到假髮的。也就是說,假髮並非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它的歷史幾乎與我們人類的歷史一樣長久。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古代的假髮。
01 古代假髮的種類
假髮,古人稱之為髢[dí]、髲[bì]、鬄[tì]、假髻等。古代假髮的種類很多,名稱也很繁複,且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特色。
按照使用材質,有用真人頭髮製成的,也有用馬尾等動物毛髮製成的,還有用絲織品製成的,甚至有用木質、紙質材料輔以金屬絲等製作而成的。
按照覆蓋程度,有完全假髮和部分假髮,完全假髮多為頭套式,部分假髮有襯墊式、接續式、假髻式、高鬟式等,以部分假髮居多。
按照造型方法,周代有副、編、次,漢代有高髻,魏晉有假頭,唐代有義髻,宋代有特髻,明代有鬏髻,清代有牡丹頭等。
02 古代假髮的流行
▶先秦
假髮是先秦時期上層社會人士的重要飾物。按照《周禮》的記載,周朝的王后有專門的御用美髮師,叫“追師”。追師在給王后裝飾頭部時,會用“副、編、次”三種方法造型。“副”是最為華貴的假髮髮式,是在制好的整件假髮套上加插玉簪等珍貴裝飾物後覆蓋在頭上;“編”是將編好的假髮套在真發之上;“次”是直接將真發和假髮混合後,依次編在一起。
▶兩漢
漢代以後,假髮多做成髮髻樣式,因此被稱為假髻,也稱假結或假紒[jì]。漢代婦女的髮式主要分梳在顱後的垂髻和盤於頭頂的高髻兩大類,其中高髻需要將長髮上挽成結狀至頭頂或腦後成髻,或者將長髮盤成環狀繞至頭頂成鬟。如果髮量不夠多,是梳理不出需要的效果的,所以需要用假髮來加以裝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就發現了假髮,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最早的假髮實物資料。東漢婦女還喜歡梳一種“大手髻”,即用他人頭髮做成發絡,續在自己的頭髮中間,梳成圓球形的高髻。
漢代婦女還會戴一種叫作“巾幗”的假髻,它是用金屬絲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紮成各種新穎式樣,外面裱以黑色繒帛或彩色長巾,使用時直接戴在頭頂,再綰以簪釵。因只用於婦女,故引申為婦女的代稱。今天,巾幗已經成為對婦女的一種尊稱,多用於形容女性中的強者和英雄,如“巾幗英雄”“巾幗豪傑”等。
▶魏晉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受到佛家道家思想和外來形式與風格的影響,婦女的髮髻樣式可謂隨心所欲,無奇不有。各種形態各異的假髮髻,像垂鬟髻、飛天髻、靈蛇髻、蔽髻、盤桓髻、翠眉驚鶴髻、十字髻、雙丫髻、凌雲髻、隨雲髻、螺髻等都需要利用假髮來輔助造型。
假髻中的“蔽髻”,又叫“大髻”,是當時貴婦婦女中非常典型的一種髻式。這種高大的髮髻樣式沒有辦法完全豎立起來,有一部分搭落在兩鬢旁邊,和蓬鬆的頭髮相匹配,營造出一種雍容華貴的特殊效果。
為了方便起見,當時的女子還喜歡使用直接做好的假髮套。暫時不戴的假髮平時便套在木頭或竹籠上存放,以免走形。因為它遠遠看上去就像是一個人頭,所以稱作“假頭”。民間有很多貧窮女子置辦不起這種頭飾,便自稱“無頭”。遇到出門參加活動,為了撐面子,就只好向別人借,稱作“借頭”。聽起來還挺詭異的。
北朝時期,有的婦女乾脆把自己的真發剪掉而戴上時髦的假髮。《北齊書》記載:“婦人皆剪剔以著假髻,而危邪之狀如飛鳥。”意思是說,婦女都剃去真發,而戴上假髮髻,其高聳而偏斜的形狀就像天空飛翔的小鳥。這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種標新立異吧!
▶唐代
唐代社會繁榮,文化發達,人們的愛美之心更甚,婦女的髮型也越來越高大。要梳出這些“高大上”的髮型,假髮肯定是少不了的。像危髻、雲髻、飛髻、拋家髻、峨髻、螺髻等必須藉助於假髮和金屬或木質的假髮架才能夠造型。唐代假髮需求量大,所以當時除了人發外,也有用狒狒的毛髮製作假髮的,但是更多的是採用木質、紙質或者絲質的假髻作為替代品,時人稱為“義髻”。《明皇雜錄》記載楊貴妃就喜歡穿黃裙、戴義髻。安史之亂中楊貴妃命喪馬嵬坡後,就有人作詩發出了“義髻拋河裡,黃裙逐水流”的慨嘆。
▶兩宋
宋代女性秉承唐、五代遺風,也以高髻為美。婦女為了使自己的髮髻變得高一點,就要在裡面摻上假髮。宋代商品經濟發達,市面上出現了許多專門經營假髮生意的店鋪。這些店鋪在售賣假髮的同時,也用鐵絲和假髮做成各種形態各異的時尚髮套供人隨時選購,稱作“特髻”。詩句“門前一尺春風髻”描寫的就是在萬物復甦的春天,娉娉婷婷的美女們戴著一尺高的特髻出門遊玩的情景。
▶明代
明代比較有代表性的假髮叫”鬏髻”,一般用馬尾、人發或金銀絲等材料編成,呈中空的網狀圓錐體,使用時將其扣在頭頂,罩住由真髮結成的髮髻。由於鬏髻只是用來罩住頂發,而非整個頭部,因此尺寸一般都不大,又被稱為“發鼓”。明代出嫁的婦女一般都要戴鬏髻,它是女性已婚身份的標誌。由於身份、家境的差異,婦女佩戴的鬏髻材質也各不相同,比較常見的是三種,即頭髮鬏髻、銀絲鬏髻、金絲鬏髻。
▶清代
清代除滿族婦女的旗頭需要裝飾假髮外,漢族婦女的頭飾中也普遍使用假髮,並在對明代髮式進行改進的基礎上不斷有所創新。比如明代蘇州地區曾有一種高髻叫“牡丹頭”,清朝初年就非常流行,並不斷被加高。婦女們為了營造出蓬鬆高聳的效果,把頭頂梳得越來越高,墊的假髮也越來越多,以至於重到令人“不可舉首”的地步。南方的揚州、蘇州及杭州是全國的假髮中心,僅揚州一帶就有風韻雅緻的蝴蝶、望月、花籃、八面觀音等多種假髮樣式。清代婦女不但在平時會戴黑色的假髮,連居喪時也會戴白色的假髮。
以蠶絲或者動物毛髮等製作的假髮與真人頭髮差距還是很大的,所以人們還是喜歡用真人頭髮製成的假髮。但是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會輕易剪髮。那麼真人頭髮從何而來呢?
一些家境貧寒的人為生活所迫,在走投無路時會剪掉或賣掉自己的頭髮換取錢財。《世說新語》記載東晉名將陶侃(陶淵明的曾祖父)少年時期家境貧寒,好友來訪無錢招待,他的母親湛氏便割下了自己的一頭長髮,編製成兩套假髮,換來幾斛米,解了燃眉之急。
當市場對於假髮有很大需求的時候,會有一些不法商販偷取死人頭髮製作成假髮出售,從中牟取暴利。在政局動盪之時這種情況尤為常見,也可能會引發傳染病。
唐朝時朝鮮半島的新羅國曾多次向唐朝進貢人發。《三國史記》明確記載,公元869年新羅一次就向大唐進獻頭髮四尺五寸(135釐米)長者五十兩,三尺五寸(105釐米)長者三百兩。除新羅之外,黑水靺鞨也曾向唐朝進貢假髮。
對於髮量並不算少的人來說,假髮可以使髮式造型更加豐富多彩,可以說是錦上添花;而對於少發、掉髮甚至禿髮的人來說,假髮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