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在公園裡看到這樣一幕,一位爸爸把孩子抱到高高的臺階上,不斷地催促這孩子:“寶寶,跳呀!往下跳!我會保護你的。”而孩子則緊張得連哭帶叫,就是不敢往下跳。這位爸爸的初衷是鍛鍊孩子的膽量,但是他不理解孩子苦惱的緊張表現實際上是孩子“要命”得本能反應。事實上,孩子“要命”恰恰是一件好事。
孩子的“要命”是一種自發的直覺本能反應,這不能與膽小畫等號。家長應認識到“要命”正是表明孩子的生命意識在逐步覺醒,是家長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基礎。
抓住孩子“要命”的黃金週期,在家庭中形成“五要五不”的家規,指導孩子能夠辨別生活中的危險事物,懂得自我保護,有目的地學習保護方法。
“五要”是指家長保證家庭安全和保護幼兒的自覺行為:
一、要安裝安全插座。安裝安全插座的高度一般 在1.6米以上,閒置的插孔應插入安全蓋。
二、要讓危險物品遠離孩子。危險物品是指水、電、火尖銳的物品、小的易吞嚥物品、藥品、打火機、螺絲、珠寶、飾品、寵物的食品等可能對孩子身體造成傷害的物品。
三、要有專人照看孩子。6歲以前,孩子要在家長的視線之內活動,不能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或讓孩子獨自外出玩耍。
四、要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引導孩子學會區分善意與惡意的行為,同時對於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要求和事情,學會說“不”。
五、要讓孩子多瞭解自己的身體。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瞭解哪些行為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同時知道不能讓陌生人隨便觸碰自己的身體。
“五不”是指家長對孩子進行安全意識的培養與指導後,強化孩子必須做到的規定行為:
一、不跟陌生人走。當然也要告訴孩子,不能受陌生人的任何誘惑,如果有陌生人硬要抓你,就要大聲呼叫,抓他的耳朵、眼睛或鼻子。
二、不在廚房獨處。孩子隨意觸碰廚房裡的燃器、刀具等,可能會釀成傷害事故,因此不能讓孩子隨意進廚房玩。要防備孩子在家長不注意的時候獨自進入廚房,這樣非常危險。
四、不做危險動作。告訴孩子獨自開窗和把身體探出窗外的行為是危險的,尤其注意不要在窗下放置桌、櫃、凳等孩子易攀爬的物品。
五、不在外出時離開家人。讓孩子理解外出時離開家人不僅會讓自已遇到壞人等危險,還會讓家人十分擔心,所以出門一定要牽好家人的手。另外,還要讓孩子知道一旦與家人走散,不能隨便告訴別人自己找不到家人,而要告訴穿制服的警察或者安保警衛。
最後還可以設計家庭應備、應學、應會生命安全“四件寶”:逃生路線圖、五彩鑰匙串、求助電話卡和緊急救助箱,為家長實施生命安全教育提供參考。
珍視和保護孩子的“要命”本能,既要讓孩子認識危險,提防事故;又要讓孩子學會應對緊急情況,及時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