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領域,“一分錢一分貨”的認知由來已久,那麼在投資領域,收費越高的對沖基金,業績也會越好嗎?
對此,巴克萊旗下的資本解決方案部門(Capital Solutions)對包括40價多管理人基金(multi-manager funds,平均管理規模70億美元)、250只傳統基金(平均管理規模20億美元)在內的近290家對沖基金的收費及回報表現進行了統計分析。
該部門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收費最高的對沖基金公司——通常也是業內知名大咖——往往比收費較低的競爭對手錶現更強勁。
具體而言,在業績處於最佳之列的多管理人基金中,與只收取部分過手費(pass-through fees,包括運營成本、投資組合經理薪酬和其他費用)或不收取過手費的同行相比,收取全額過手費的多管理人基金淨回報率更高,超額回報α也更高。
巴克萊美國戰略諮詢主管 Roark Stahler 表示:
“老牌多策略基金公司牌子很響,有能力招聘最優秀的人才,購買最多的數據並投資於公司基礎設施建設,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投資者對公司有利。同時,(業績回報)也表明投資者應該沒意見,因為即使支付這些費用,他們仍然可以獲得更好的回報(如前文所述,淨回報率更高)。”
報告還提及,在傳統基金中,綜合費率更高公司的淨回報和超額收益α水平亦高於合併綜合費用率較低的公司。
不過,Stahler 也表示,這並不能簡單理解成誰收費高誰就好:
“因為高收費不會帶來更高的回報,但更高的回報可以帶來更高的收費,如果你沒有業績、沒有一致性,你就無法高收費,否則投資者就會贖回。”
低費率時代一去不復返?
2000年網絡泡沫破裂中,由於對沖基金保護投資人免於受到像股票基金持有人那樣的悲慘境遇,收取2%的管理費以及20%的投資收益的做法逐漸在這個投資操作隱蔽性、靈活,受監管更少的基金品類中普及開來。
在隨後的數年中,對沖基金的表現讓所謂的“2/20”費率機制更加難以撼動,也由此造就了許多富有的基金經理。不過,2008年金融危機後,由於不少對沖基金未能給投資者帶來與他們的高成本相一致的高回報,導致不少客戶流失,轉向費率相對更低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共同基金和其他大型金融機構。
因此,在疫情前的數年中,削減收費成了世界各地的對沖基金的趨勢。
不過,疫情後歐美央行大放水催生出的“水牛”逆轉了這一進程,如今該行業許多最大的基金經理都向客戶收取高額費用。例如,2019年,Element Capital Management 便將業績提成從利潤的25%提高到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