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在《木蘭花》中寫道: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人的心,經歷了世事變遷,不會再和從前一樣,完全地坦率、真誠和熱情;
不得不說這既是現實,又是現代人的無奈與辛酸。
其實,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孤獨的,人與人之間從陌生到熟悉,再到陌生,是個再尋常不過的過程;
很久不見,不聊天的人,多數就真的就“消失”在人海了;
其實,越是這樣,越能說明人們普遍的心理變化,在這背後,往往是以下4個原因,4種心理。
親戚同學都忙於各自的生活,交集少,感情淡,自然無話可說
有句話:時代的一粒塵,落在每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社會競爭的加劇,讓人們幾乎很難停下奮鬥和前進的腳步
如果你稍有疏忽,或是想安靜地休息一段時間,可能就會被同齡人遠遠地甩在身後;
房子、就業、養老、醫療、教育,這些壓力,讓親戚也好,同學也罷,整日忙於各自的生活,努力賺錢,無暇分身,與我們的交集變少,甚至幾年都不聯繫一次,也不問候一次;
感情淡了,自然就無話可說了;
另外,經歷得不同,在一起交流,難免有障礙,你不懂我的艱辛,我也不懂你的不易,大家好像心離得很遠,不在同一個環境,很難感同身受,更談不上價值觀相同了。
那麼,溝通起來,就會產生分歧和矛盾,無法做到平心靜氣,或是熱情友善;
這就是群裡沒有說話的一種普遍心理。
有了防備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說不如不說
俗話說:常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
年輕時,大家都把血緣和同學情誼,看得非常重要,甚至父母也會教育孩子,和親戚同學要處好關係,以後到社會上,他們就是你的資源和人脈。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自己坦誠相待;
有些人就是唯利是圖,可以對自己的親人、同學落井下石,而毫無愧疚之心;
現實生活中,被親戚、同學出賣、哄騙的人比比皆是,大家在感到恐懼和寒心的同時,明白了人心複雜,社會險惡,於是,不再對人全拋一片心;
因為他們發現,往往欺騙你的人,正是你熟悉的親戚和同學;
哪怕他們嘴上說著好聽的,內心裡也在算計你;
在社會上吃的虧上的當多了,自然就變得謹慎小心,擔心自己說出去的話,會給自己帶來禍患,於是對人就有了防備心理,也就不想在群裡說話了;
混得不好、過得不幸福的人,沒有心情閒聊
混得好的人,相對混得不好的人,更加熱衷於社交;
因為想要在人群中炫耀一番,享受被高看的感覺;
也因為過得幸福,內心快樂,而樂於與人交往;
尤其人到了中年,更是無暇顧及別人,能守住自己小家庭的安穩和寧靜,有錢花,有清閒,就非常難了;
當一個人過得順利時,有熱情與人來往,過得潦倒頹廢,也就懶得在群裡說話了。
看淡社交,享受獨處
作家周國平說:
熱衷於社交的人往往自詡朋友眾多,其實他們心裡明白,社交場上的主宰絕對不是友誼,而是時尚、利益或無聊。
雖然說親戚,同學,相比社交場上的陌生人,和我們要更親;
但是在社會上混久了,就會發現,人和人的關係,主要看得是利益和價值;
人成熟了之後,會懂得沉默是金的道理,不屑於攀比,也懶得去吹噓;
比起這些沒意義的社交,不如自己多讀點書,做點實事,提升自己,為自己的小家庭遮風擋雨。
這樣的人,自然不願意在同學群、親戚群裡說話。
人生的聚散和分合,都是尋常,我們要學會看淡,同時適應這個狀態;
有些人,只是生命的過客,陪我們走完一段旅程就好,真正值得我們珍惜的,是身邊的伴侶,父母和孩子;
所以,我們不必為同學群、親戚群的安靜和疏遠而悲傷,努力走好自己的路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