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呀~
Miya,***面霜大家都推薦,但我怎麼覺得不好用呀?
小夥伴說的這款面霜我也推薦過。所以我就順便問了一句:你覺得哪裡不好用呢?結果收到的回答是:她覺得粘膩、不吸收。
到這裡我已經知道為什麼了。其實這種問題還挺常見的。但我一直想說:請不要以吸收、不吸收來判斷一款產品好或不好。
為什麼呢?今天咱們再聊聊“吸收”這個話題~
一、不吸收≠不好;
之前我們說過,面板最重要的功能是屏障,且面板對護膚品的吸收主要是透過角質層滲透完成的。而大家常說的“吸收感”其實更多來自於護膚品成分中水分隨空氣蒸發而帶來的清爽感。
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質地輕薄、水潤的產品大家通常會覺得好吸收?而質地厚重的面霜經常有人說它不好吸收,很油膩?
所以,所謂的好吸收和不好吸收只是個人主觀膚感的表現。用好不好吸收來判斷產品好壞其實並不正確。只能說從膚感來說你更喜歡清爽、水潤的產品。而對於像我這種大幹皮,卻更喜歡質地厚重的產品,太水潤清爽的反而會覺得沒有安全感。
另外,從產品功能來說,並非所有產品都需要吸收。從護膚基礎理論來說,基礎護膚包括3方面:清潔、保溼和防曬。而所有護膚品最基礎的功能首先是保溼。
保溼的目的就是在面板表面形成一層防護層,防止面板內的水分和營養物質流失。因此,保溼能力好的產品質地就會相對厚重。當然,也並不是說保溼功能越強越好,還是要根據個人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保溼產品。
![](http://timg.juduo.cc/2020/12/a04bfa078913481a9b0d8998b1409182.jpg)
二、促進產品吸收的方法?
之前也有小夥伴說,有沒有什麼方法能促進護膚品吸收呢?當然有。常見的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去角質;角質層作為面板屏障的一部分,起到屏障防護的作用。但角質層也不是越厚越好。過厚的角質層會讓面板顯得暗沉、無光澤(角質層厚導致面板透光性差)。
而面板表皮角質層變薄後活性物的滲透能力自然會增強。所以,部分護膚品成分中也會增加促進角質代謝的成分。或大家去角質後會發現面板不僅變得白皙、更有光澤,好像對產品的吸收也會變好了。但我一直不建議盲目去角質,畢竟角質是面板屏障的一部分,適度最好。
增強保溼;當面板乾燥時會影響面板角質代謝酶活性,從而造成廢角質無法正常脫落。面板看起來會粗糙、暗淡無光澤。同時面板對護膚品的吸收也會降低。
因此,做好保溼也是促進護膚品滲透吸收的方法。
使用助滲類成分;護膚品中有一類成分叫助滲劑,其作用是幫助護膚品活性成分滲透。酒精就是很常見的促滲透成分。當然,酸類成分能促進角質剝脫,也是常用的促滲劑。
三、感覺護膚品不吸收怎麼辦?
轉變觀念;還是前面那句話,護膚品不吸收不代表沒用,不要把吸收當作護膚品的評判標準。尤其是幹皮,保溼能力強的產品必定會有一定存在感。
減少用量;很多時候產品用量會直接影響產品膚感。即便是輕薄的化妝水,一次用太多不也要等化妝水乾一些再做後續的護膚步驟嗎?
尤其是精華、面霜這一類產品,如果覺得質地厚重,感覺實在感覺不吸收,可以試著減少到自己舒服的用量。
更換使用時間;面板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出油量不同也會影響護膚品使用膚感。例如,同一款面霜,可能白天用就會覺得很油,但放在晚上用膚感就好很多。
因為白天面對工作壓力、溫度提升等會導致面板出油增多。如果此時在使用過於厚重、保溼能力強的面霜可能膚感就不會那麼好。
另外,還要提醒一下部分油皮小夥伴。有時候面板的油只是表象,保溼不足或面板屏障受損也會導致面板出油增加。此時更要注重保溼,而不是挑選那些用起來舒適、清爽的產品。
![](http://timg.juduo.cc/2020/12/eea3c40ca1914fa8b5e1be2e119a9af7.jpg)
最後總結一下:
吸收只是護膚品使用的表面膚感。選擇產品是不能只靠膚感判斷產品好壞。促進護膚品吸收的方法包括:去角質、增強保溼以及使用助滲劑。
另外,產品用量和使用時間、環境也會影響對產品膚感的體驗。當出現膚感厚重不吸收時可以試著調整產品用量,更換產品使用時間等。當然,最重要是調整心態,不要覺得不吸收是什麼壞事。當接受這個事實後,一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http://timg.juduo.cc/2020/12/915ba462cf4646cc9917c7f4925ec47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