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近期,平均價格千元以上,被冠上“不老藥“的維生素衍生物被置於聚光燈之下,在年終最後一個購物戰場上,此類物質在全平臺成交前十名中佔有3個席位,從目前的消費以基因港(GeneHarbor)為案例的資料來看:該物質面向消費市場的3年以來,使用者超過十萬,共計約42萬瓶。

同時,市場和廠商也開始追加投產,今年八月,基因港就曾曝出新聞,目前旗下位於寧波的艾沐茵工廠已經投產。一邊是廠商的不斷加碼,另一邊媒體則基本上一致唱衰,質疑始終不斷,所以所謂的網紅究竟是什麼?市場又是如何發展出如此狀況呢?

成交近千萬,是科技結晶還是流量造物?

威廉·歐奈爾說:“經驗顯示,市場會自己說話。”

在這個凜冬,消費市場似乎找到了遲到的春天,在京東這個主要戰場中,滋補類膳食補充劑每年正在以200%的速度拓展著市場容量。

從已經公佈的消費資料來看,兩款艾沐茵補充劑在第四季度,再次摘得冠軍和季軍,單日成交超過千萬。2020年,該物質幾乎以一己之力扛起了整個行業的“流量”。

該物質實際上是維生素衍生物的一種,曾被《Cell》《Nature》等文章發現能夠提升細胞能力,有些研究中將此形象得稱為“給細胞打雞血”,具有先天問題的實驗動物體生命週期從60天延長至了300余天,科學家認為:未來或許該項技術也能遷移至人體當中。

從實驗室發現該物質以來就收穫了眾多人關注,追溯到彭祖時期,在《天問》中就曾經說到“受壽永多夫何求長?”。山海經中也記載了所謂的不老之國,一水之鄰的八百比丘尼在有著偷食人魚肉而不老的傳說。這個從實驗室走向實用化的產品,似乎使人看到了希望。

雖然科學家滿滿,但是消費市場卻也有著自己的疑問:沒有經過人體實驗的,是否是資本的追捧呢?能否在人體中產生相同的效果呢?

從近期名古屋等醫學機構聯合野田製藥近期進行的初期人體實驗結果來看,在對於57-78歲人群的被試者調查中,每天早餐後服用該物質,3個月的時間內,退行性現象有一定的改善。據瞭解,後續將利用基因港GENAD原料研發一種改善退化症狀的生物製劑,用以治療輔助。從實際的反饋來看,從旗下艾沐茵已經積累的近5萬條評論中,後續反饋情況褒貶不一,不少人在親身試用後對其作用深信不疑,但也不乏使用者自嘲被收割。

市場的眾多企業似乎都拿出了諸如馬斯克女友以及李姓富豪進行投資,儘管備受各方爭議,但在過去的三年時間內,確實以一己之力承擔了膳食補充劑市場的“流量”。一位資深行業分析師談到:“該物質在科研方面具有明顯的證據,背後又有社會名流背書作為噱頭,很難不出圈,幾乎可以用現象級來形容”。

背靠三億老人,下沉市場將進一步拓展?

截至2019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已經達到12.57%,據相關資料統計,十四五期間,老年人口將達到3億,從目前的進展來看,一個巨大的閉環市場正在形成,各路資本和玩家正在其中各顯神通。

從2020年開始,在GENAD市場吃螃蟹的人開始逐漸增加,基因港曾投資建設百噸工廠,重點用於擴大目前產能,其他公司也曾傳出收購現有酶製劑產業的訊息。根據其總裁王駿透露:“從目前的消費資料上看,我們的消費者還是集中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之中,做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希望生命的廣續能夠延伸到下沉市場中去。”

今年年初,在MIT釋出的“2020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中,“"Anti-aging”預計5年內能夠得到新的發展。從目前看,這一預言或許能夠提前實現。

艾瑞諮詢在該行業調查報告中指出:“在知道該物質的消費者中,真正購買和服用過的消費者還較少,該產品依然還有較大的拓展。”這和資本後續的發力點不謀而合,未來3-5年內,除了基因港準備打造萬噸工廠外,根據媒體已經發布的資訊來看,目前部分製藥企業、食品企業正在陸續投身相關產品研發之中。

新生市場忌過度吹捧,也不宜完全否定

隨著健康意識的逐步提高,大健康領域再次被推向了公眾的事業,這條賽道上不斷湧入新的玩家,根據市場調研公司 Zion Market Research 釋出的報告顯示, 全球市場規模在 2019年達到 1917 億美元,同比增長 8.3%。

然而看似一片平靜之下也有浪花,在一些網站中進行檢索能夠發現,進口商品內貿、刷單,包括以此充好等問題都時有曝出。造假販假的的現象也時常發生,清大藥學系副教授謝偉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該物質“有用,但需謹慎辨別真偽”。

面對包括價格昂貴、宣傳誇張、功效難以科學循證等問題,目前媒體以及很多消費者的態度都相對消極,但是更多人對於新生市場則包有一種包容的態度,認為不應該完全否定,究竟是科技結晶還是資本造物,市場仍需一些時間來回答……

16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投資50億美元,寧德時代將在印尼建電池工廠,2024年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