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港地還沒有迴歸的時候,香港被打造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商品中轉站,香港的經濟也因此被帶起。不過,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便會發現曾經港地有半數以上的公司、財團都是英國人開設的,它們的總部無一例外,全都是在英國。
而香港本土這些只能算是子公司,換言之,如果這些公司來一次集體撤資的話,恐怕香港地區是承受不了如此大的虧損。
於是,本土商人們也只能捏著鼻子繼續做下去,然而,這樣的一種狀況,極其不利於本土商業的發展。
於是擺在當年港地初代企業家們面前就只有兩條路:
一是保持現狀,等待著那把不知何時降落到頭頂的達克摩斯之劍;
二是先破後立,闖出一條新的路。
而當年的李嘉誠選擇了後者。
一.不破不立,李嘉誠單槍匹馬硬剛四大洋行
上個世紀的中國彷彿跟“四”字槓上一般,什麼“四大家族”、“四大銀行”,好像不跟四字扯上邊兒,就顯得不是那麼上檔次一般。而當年的香港,最出名的並非“四大天王”,而是“四大洋行”。
所謂的“四大洋行”指的是當年香港還未迴歸前,英國四大財團在香港建立的子公司,分別是怡和、會德豐、和記跟太古。這四家洋行明面上是英國人在香港設立的公司,但實質控制權是在英國的四個財團家族手中,這四家洋行在當年把控著香港的商業市場。
同一時間,在80年代末的時候,白手起家的李嘉誠崛起了,李嘉誠由房地產發家,與銀行息息相關,如果他想在香港市場佔據一方天地的話,四大洋行是他必須得過的檻。
於是,李嘉誠聯合“船王”包玉剛,一舉擊敗了怡和、會德豐和和記,只剩下太古,直到如今依然屹立不倒。那麼,憑什麼最大、最有實力的怡和都倒下,太古卻仍然能夠存活到現在呢?是因為李嘉誠手軟了嗎,恰恰相反,李嘉誠比任何人都想除掉太古。
二.太古——保守與安全,是它的生存之道
與其他三家洋行不同,太古有一個特點是他們所沒有的,那就是“不思進取”。所謂“不思進取”指的是太古行事保守,除非萬無一失,否則不會隨意出手。
而其他三家洋行,對於他們來說,一件事只要有30%的可能性成功,就已經值得一搏,這也是為什麼當年李嘉誠能夠輕而易舉地找到他們的漏洞,一舉擊破。
三 . 注重實業,因為那是太古的護身符
太古與李嘉誠一樣,注重實業。目前,太古在內地至少開發了6個房地產專案,廣州和北京的太古裡便是他們的傑作。另外,其下屬的國泰航空佔據了香港航空市場的80%,每年收穫近7000萬名乘客,年收入達到1000億,官方統計,古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2000億。如此堅實的太古,如今的李嘉誠又怎麼撼動得了呢?
風險投資也許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巨大的勝利,但隨之而來的,也是巨大的風險;而實業不同,無論是房地產還是航空事業,都是一個國家永遠不會過時的產業,與其花費資金與敵人豪賭,不如腳踏實地為自己建造更多的堡壘——這才是太古生存至今的原因。
對於商人而言,像太古這麼保守的確不怎麼能夠成事;然而不要忘了,太古的背後是英國最古老的施懷雅家族,對於他們來說,時間與金錢都不是問題,100%成功的時機才是他們最應該期待的東西——太古正是牢牢恪守這一理念,所以逃過了當年的腥風血雨,直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