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P2P這段歷史,不應簡單看過
P2P清零了,批判與反思成了主流聲音。作為一種投資者警示教育,嚴厲批評未嘗不可;但對金融從業者、潛在的金融科技創業者,若也把這段歷史簡單看過,一概否定了事,是無法真正吸取經驗教訓的。
後視鏡思維下,P2P的缺陷一目瞭然,那是因為歷史程序本身已經把千萬種可能性走成了唯一的一條路;身在其中時,受各種正面、負面因素影響,眼前總有多條路可選,不是那麼容易看清的。正因如此,簡單對P2P下個斷語,是遠遠不夠的。
事出有因談論中國歷史時,歷史學家黃仁宇曾如是說:
“中國人重褒貶,寫歷史時動輒把筆下之人講解成為至善與極惡,這樣容易把寫歷史當作一種抒情的工具,產生一種罵歷史、罵祖先,甚至罵地理的讀物。……可是這樣情緒激動之後,把當初尋覓因果關係的初衷整個忘記。凡是一件事情的發生,必有它的前因後果。我們只能說歷史為何如是之展開,無法堅持歷史應該如是展開才合情理。”
同樣,對於P2P,與其抓住事後的問題批個不停,或糾結於“如果當初這樣或那樣就好了”,不如剖析其興起的大環境與土壤,尋覓背後的因果關係,知其所以然,然後鏡鑑未來。
國內最早的P2P產生於2007年,當時還沒有智慧手機,網路支付也剛剛興起,金融線上化的土壤還不成熟。作為一種創業舶來品,P2P幾乎一點水花也沒能濺起。
春江水暖鴨先知。當時我在銀行工作,就已經聽聞個人金融部的幾個同事跳槽去了P2P公司,當時還頗感驚奇,事後來看,或許這便是兩三年以後銀行員工離職潮的濫觴。
2013年,網際網路寶寶理財引來全民熱議,被視作網際網路金融元年,整個社會輿論都不吝讚美之詞。支付、理財的線上化,又加速了貸款線上化,在使用者心智層面,在線上辦理金融業務,漸漸成為一種風尚,成為某種新生活方式的象徵。
至此,P2P的市場環境才趨向成熟了,在網際網路金融的大旗下,P2P的發展步入快車道。截止2014年末,運營平臺1575家,待還餘額超過千億。
致命缺陷P2P的快速發展,除了大環境給力,主流平臺推出的“擔保兌付”模式也至關重要。
2009年,紅嶺創投等平臺推出了擔保模式,出借人不需再評估單個專案風險,只要評估平臺的跑路風險即可,大大降低了決策成本,也給P2P投資披上一層“低風險”的外衣,為2013年之後P2P乘風而起奠定基礎。
經歷過P2P爆雷潮,我們已知道擔保兌付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擴大規模的利器,也是風險反噬自身的利刃。除此之外,平臺兌付還是資金池模式的元兇。
事後看,拋開蓄意欺詐的偽P2P不談,多數P2P平臺都死於資金池,有了資金池就有期限錯配和風險錯配,簡單清晰的資訊中介變成了複雜的類銀行業務,披著資訊中介的帽子又缺乏槓桿約束,不可能不出問題。
但資金池並非憑空的“創新”。P2P點對點模式與資金池模式本不相容,之所以從點對點過渡到資金池,中間需要一個橋樑,這個橋樑就是平臺擔保兌付。
既然平臺承諾本息保障,點對點也就不重要了,為提高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間的資金配置效率,資金池模式應運而生,潘多拉的盒子就打開了。
擔保兌付背離了資訊中介定位,但當時主流的資管產品都有剛兌屬性,P2P平臺的做法也就不顯得突兀。此外,不少平臺的本息保障引入了擔保公司,也有些平臺主打融資租賃、供應鏈金融、房抵、車抵或股權質押等“低風險”業務(不論真假,起碼宣傳上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讓本息保障看上去是可行的。
當然,事後看,市場還是低估了擔保兌付模式的巨大破壞力,這背後,也與當時的大環境有關。
風險無人識?這幾年P2P問題頻發,很多人在回顧這段歷史時常常不能理解:為何P2P快速崛起時,其潛在風險不受重視呢?
其實,市場對P2P的風險很早就有認知。2014年雖是P2P大發展之年,也是問題集中顯現的一年,先後有275家平臺出現問題,要麼關門跑路,要麼資金兌付出現問題,涉嫌虛假宣傳、誇大宣傳的更是比比皆是。
針對行業暴露的這些問題,監管機構和行業專家也在各種場合給出瞭解決思路,涵蓋了資金第三方存管、嚴禁平臺兌付、嚴禁資金池、充分資訊披露等要求,與後續P2P備案的基本規則一般無二。
舉例來說,早在2014年4月公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就已經提出“P2P和眾籌融資要堅持平臺功能,不得變相搞資金池,不得以網際網路金融名義進行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資、非法從事證券業務等非法金融活動。”
這句話對P2P的風險識別是很準的,後續P2P平臺出問題,多數都死於資金池運作或非法集資。但看到風險,不代表要一杆子打死。
當時,主流金融體系在普惠群體融資難、民間金融規範化、傳統金融創新求變等領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市場各方對網際網路金融寄予厚望,願意包容新金融創新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比如普惠群體融資難。截止2014年末,央行有信貸記錄自然人僅為3.5億人,年增長保持在3000萬人左右,信貸服務基本仍在存量客群中打轉。同時,2010-2015年間,除房貸以外的個人貸款增速持續下滑,普惠金融破局變得愈發急迫,這種情況下,基於大資料的網際網路貸款模式探索自然被給予厚望,而P2P恰恰是個中翹楚。
此外,當時P2P平均出借利率高達18%以上,現在看不可思議,在當時並不算離譜。2014年之前,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利率基本在20%以上,事實上,市場甚至希望藉助P2P的力量來引導民間借貸利率下行,畢竟相比線下,線上模式低成本、高效率特徵廣為人知。
更重要的是P2P行業的規模尚小,一般認為掀不起什麼大浪,市場的容忍度也就高一些。所以,儘管市場人士都呼籲平臺不能剛性兌付,不能搞資金池,但也僅限於呼籲。畢竟大家的共識是解決問題需循序漸進,急是沒用的。
硬著陸可是,當P2P發展速度遠超市場預期時,我們才真正體會到網際網路的“破壞力”。
2015年中,泛亞金屬交易所爆雷,下半年,e租寶兌付出現問題。百億級平臺接連出事,針對P2P的監管提速。但藉助網際網路威力,P2P擴張的速度遠超規則落地的速度,短短兩三年內,竟趨近於“大而難倒”之勢。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總原則下,大而難倒也不能不倒,不得不以“硬著陸”結束。
2014年末,P2P待還餘額剛突破千億大關,2017年9月,便已突破萬億大關。在這期間,P2P監管暫行辦法落地,持續夯實地方監管力量,備案開始推進。進展不可謂不快,只是P2P擴張速度更快。
同期,實體經濟推動供給側改革,結構最佳化、優勝劣汰,一些經營困難、產能過剩的企業無法從主流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繼而轉向了P2P平臺。而P2P大擴張過程中,不少平臺為追求規模背離了小額普惠定位,也在積極向企業借款人靠攏。二者的結合,為2018年中的爆雷潮埋下隱患。
這次爆雷潮的展開,是環環相扣的流動性危機。2018年6月16日,唐小僧爆雷,市場解讀為平臺返利模式的陷落,行業內出現了流動性衝擊波,但大平臺依舊具有吸引力;7月14日,投之家爆雷,市場開始對所謂的大平臺失去信心,引發行業流動性恐慌。之後半個月內,日出借人數從2.3萬人降至6000人左右,流動性壓力襲擊所有平臺,很多實力薄弱的平臺在衝擊下陷入困境,引發爆雷潮。
當然,此次爆雷潮,不能不說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經此一役,各方對P2P的態度發生了大轉彎:之前小心翼翼地整改是為了避免批次爆雷衝擊出借人,既然已經對出借人造成巨大傷害,小心翼翼就沒有必要了。
2018年8月,全國P2P網貸整治辦下發《關於開展P2P網路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以12月末為限,要求P2P走完“機構自查、自律檢查、行政核查”三道程式,整改全面提速。
再後來,在嚴監管約束下,頭部平臺加速轉型,中小平臺持續退出,在此起彼伏的清退潮中,P2P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
鏡鑑未來“西湖一勺水,閱盡古來人”。P2P短短几年的興衰,盡顯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創業百態,幾乎每一類機構,都能在這段歷史中找到一個剖面。站在從業者的角度,真正讓人感慨的,還是興衰背後不同平臺的不同結局。
P2P作為一個行業覆滅了,但並非每一家平臺的下場都很慘淡。這背後的區別,便是行業發展蘊含的經驗教訓之所在。
那些成功轉型的平臺,既沒有提前預料到P2P的清退結局,過程中也曾採用“擔保兌付”模式,最後之所以挺了過來,很大程度上源於始終敬畏市場、持續夯實發展基礎(客戶、風控等),並保持了高度的靈活性,願意著眼於未來隨時調整策略。
行業發展過程充滿了偶然性和必然性,必然性由偶然性因素引發,偶然性又受必然性制約,二者互為因果,使得在行業發展的每一步,都展現出了多種可能性,也使得預測市場終極走勢變得不可能。唯一能做的,便是對市場保持敬畏,不去做一些與基本規律相左的事情;同時,積極把握能把握的,以不變應萬變。
P2P的覆滅,有一定的必然性,但背後也受很多偶然因素的影響,若只是對P2P簡單下個斷語,不僅會抹殺這段歷史蘊藏的多種可能性和啟發意義,也無益於培養我們對市場不確定性的敬畏之心。
展望未來,B端產業網際網路的大潮迎面而來,這其中,也蘊藏著很多機會和陷阱。何為機會、何為陷阱,我們無從識別,但如果能吸收P2P這段歷史的經驗教訓,相信我們能走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