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個人資訊在當代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和作用,隨著國家信用體系的建設,越來越多的行業和領域引入了信用機制。

在金融生活中更是如此,有更好的信用背書意味著更高的稽核透過率、更低的資金成本和更靈活的辦理方式。

對於很多普通人而言,知道信用報告卻不一定親眼見到過信用報告。有的朋友非常好奇這報告到底什麼樣,在報告當中自己的情況又怎麼樣的?之前我們也提醒過大家,信用報告不能隨意查詢,查詢次數過多會影響信貸等業務辦理。那麼具體會有多大影響,個人要是真的查了多次怎麼辦呢?

1、個人有權每年免費查兩次

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個人有權每年2次免費查詢本人信用報告。目的是為了讓市民瞭解自身的信用狀況,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改。

2、短期頻繁查詢,會有負面影響。

主要影響在於貸款申請,因為放貸機構會認為個人一般有借款需求才會查徵信,如果信用記錄短期多次查詢但是沒有放款記錄,會表現出迫切需要貸款又得不到的感覺: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一般不會查徵信,但是一個人一週內查詢了好幾次,但是查完之後就沒有下文了,這就可能是每次查詢之後有某種情況,被放貸機構拒絕;因為如果一個人要貸款,徵信又良好,那麼查詢一次、兩次應該就會有放貸記錄等。反之,放貸機構可能會認為該人員違約風險較高,會謹慎放貸。

3、應該怎麼做呢?

日常生活中,正常情況下不需要查詢個人信用報告,也不要去查詢;特別需要提示的是,不僅是透過銀行或者徵信中心查詢,在一些app等途徑,可能以“額度測算”等為名義,實際背後也會涉及信用記錄查詢。需要注意:沒有貸款需求,不要查詢。

4、那貸款時需要向放貸機構提供信用報告嗎?

不需要!放貸機構應該自己查詢徵信系統獲取您的信用報告,《徵信業管理條例》第29條要求:所有放貸機構應接入徵信系統,應向徵信系統報送信貸資訊。值得注意的是,徵信系統為放貸機構提供查詢服務,應取得資訊主體書面授權同意!

所以,您也千萬不要將自己的信用報告提供給其他機構喲!

15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程大爺論市」 年末最慘“殺豬盤”來襲!散戶如何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