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8年,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正式簽署,覆蓋東盟、中、日、韓、澳等15國的全球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該協定涉及貨物和服務貿易、投資、中小企業、經濟技術合作等十餘個領域,旨在透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一個15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印度暫時沒有加入)。目前,RCEP涵蓋29.7%的全球人口,經濟規模佔全球經濟比重高達28.9%,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額佔全球總額的38.3%,面向全球市場的出口規模高達25%,均超過美墨協定(USMCA)、CPTPP或歐盟28國的比重。RCEP的簽署堪稱是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近20年來最重要的成果,對於進一步推動相關區域經濟整合乃至世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順利的話,RCEP將於明年正式生效實施。
文 | 財研小分隊
編輯 | 李小白
關注財大咖(ID:caidaka2019)
RCEP核心在於增強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以及人員流動方面的市場開放,尤其在關稅上取得重大突破,給予“漸進式”零關稅政策。本文重點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跨境投資和電子商務四個方面解讀RCEP協定和它對經濟的影響。
超90%貨物將實現零關稅,全面提升貨物貿易自由化水平RCEP有助於為全球提供一個區別於傳統歐美市場的最終消費市場,為拉動世界經濟走出低迷增長提供助力。
貨物貿易方面,超90%貨物將最終實現零關稅。RCEP的一大亮點是,成員國對域內90%的貨物施行立即零關稅或在未來10年遞減至零,且在未來有望達到95%;RCEP採取提供貨物國民待遇、臨時免稅入境、取消農業出口補貼;以及全面取消數量限制、管理進口許可程式等非關稅措施促進貨物貿易自由化。就協定來看,中國和日本首次達成了雙邊關稅減讓安排,日本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撤銷率為56%,日本出口中國的可獲零關稅商品比例將從目前的8%擴大至86%。
RCEP的核心突破之一是,制定及採用更加靈活自由的區域累積原產地規則,與CPTPP的高標準原產地規則形成對沖。區域累計原產地原則指產品在加工過程中實現的增值部分只要屬於15個簽約成員國,且累計增值超過40%即視為原產地產品,享受相應的關稅優惠。這將顯著提高協定優惠稅率的利用率,有助於跨國公司更加靈活地進行產業佈局,以投資帶動RCEP成員之間的貿易,並深化域內產業鏈價值鏈。
舉例:成員國A從成員國B進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在A國本土進行加工或組裝,只要在成員國A和B分別產生的增值部分累計超過40%,那麼當A國將加工或組裝產品再出口至成員國C時,A國仍被認定為原產地,享受零關稅。
此外,RCEP重申了各成員方在《2015年12月19日關於出口競爭的部長級決定》中所作的承諾,取消並阻止任何形式的農業出口補貼,並要求各成員方取消數量限制。RCEP還引入了技術磋商機制,締約一方可以請求與另一締約方就其認為對其貿易產生不利影響的措施進行技術磋商,旨在促進雙方透過平和溝通與談判解決貿易糾紛。RCEP還就進口許可程式和進出口規費和手續等對成員方作出了要求,要求相關程式和政策等透明且可預測。
RCEP通關和貿易便利化整體水平超過WTO《貿易便利化協定》,推動域內貿易自由化效益進一步溢位;RCEP簡化了海關通關手續,採取預裁定、抵達前處理、資訊科技運用等促進海關程式的高效管理手段;RCEP還在海關風險管理、快運貨物、後續稽查等方面對成員方作出了規定,並明確了審查和上訴、磋商相關程式。
促進服務貿易,發展數字經濟在服務貿易方面,各成員國均作出了較高水平的開放承諾,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印尼等7個成員採用負面清單方式承諾,我國等其餘8個成員採用正面清單承諾,並將於協定生效後6年內轉化為負面清單。RCEP還要求各成員國提高國內服務貿易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以改善整個區域內的營商環境。對中國來說,這是我國首次在自貿協定項下以負面清單形式對投資領域進行承諾。
在投資方面,RCEP涵蓋包括投資保護、自由化、促進和便利化在內的投資領域四大支柱條款,確認了成員國在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投資待遇等方面的義務。中國首次在自貿協定項下以負面清單形式對投資領域進行承諾,更好地完善國內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外商投資管理制度、鎖定國內壓縮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改革成果、實現擴大外商投資市場準入。
電子商務方面,RCEP協定透過鼓勵各成員國使用無紙化貿易、規範電子認證和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等方式,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透過對保護線上消費者個人資訊,針對非應邀商業電子資訊加強監管和合作,為電子商務創造有利環境;對計算機設施位置、透過電子方式跨境傳輸資訊提出相關措施方向和設立監管空間,以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各成員國還同意根據WTO部長級會議的決定,維持當前不對電子商務徵收關稅的做法。我國還首次在符合我國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同意在自貿協定中納入資料流動、資訊儲存等規定。
RCEP協定將推動我國一些領先電商企業透過提供技術支援和雲等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幫助區域內其他成員國加強數字經濟轉型,拓展跨境電商在東亞地區產業佈局。RCEP在貿易便利化和海關關稅上的條款,則將顯著提升跨境貿易在海關和物流上的效率,充分釋放區域內巨大的消費市場潛力。
全面助力中國參與全球價值鏈RCEP對我國及區域經濟發展有怎樣的意義呢?
首先,有利於我國整體的經貿發展和經濟增長。與我國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有較多往來的國家建立統一的經貿協定,有利於進一步落實我國“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發展戰略,有利於推動中國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原材料、資本、技術、市場等多方面推動我國經濟增長。
其次,美國短期內重返TPP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簽署RCEP有助於增強中國面臨美國亞太戰略時的地緣政治騰挪能力。RCEP迂迴實現了中日韓的自貿安排,尤其是中國與日本首次達成雙邊關稅減讓是一大亮點,將大大提升中國自貿協定的“含金量”。
再次,人民幣國際化程序將進一步加快。從長期看,隨著RCEP的不斷深化,人民幣在東盟各國進行計價交易的廣度有望進一步拓寬,人民幣作為投資和儲備貨幣的功能也將日益凸顯。
更進一步說,將從以下幾方面幫助我國全面提升實力。
為疫情後區域經濟復甦帶來新動力
具體來說,RCEP的形成將顯著提升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為全球經濟在疫情後的復甦和區域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貢獻新動力。
依託中國和東盟兩大市場,RCEP將釋放巨大的潛力。在零關稅的環境下,對於企業來說,隨著區域內貿易成本的降低,自由化程序將進一步加快,並促進區域內貿易和投資往來,以及各國經濟的復甦。
RCEP的協議要求將倒逼我國打造更加穩定的營商環境,降低企業跨國經營的風險,也有利於維護我國企業的境外利益。同時,我國將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從而進一步吸引外資。而RCEP國家擴大跨國投資准入也有利於我國進行對外直接投資。
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測算,到2030年,RCEP將帶動全球GDP每年增加1,860億美元,較CPTPP還要多出390億美元。對於消費者個人來說,市場選擇將更加豐富,跨境消費需求將得到滿足,有助於推動整體消費升級。
增強中國產業鏈競爭力
RCEP將從成本和市場兩端推動我國參與全球價值鏈,增加我國產業鏈競爭力。
未來全球供應鏈變化趨勢
成本端:RCEP 意味著我國產業鏈的進口原材料將會是更低的關稅水平,從而降低我國生產成本,增加我國產業鏈競爭力。具體來看,我國進口的主要生產原材料中,計算機光電產品、化學品及藥劑、非能源礦產(鐵礦石等)、基本金屬、機械裝置和電氣裝置等產品的 RCEP 成員國份額較高,意味著這些原材料的進口成本或有明顯改善。
市場端:RCEP意味著我國產品的最終市場將更加廣闊,如我國計算機光電、紡織服裝、電氣裝置、機械裝置、化學品等產品在海外具有更大的競爭力。有利於發揮我國產業鏈優勢,全面參與全球產業鏈活動,應對逆全球化的挑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RCEP將有助於我國和東亞地區進一步最佳化區域產業鏈。在關稅減免、原產地規則、投資等統一規則的制定下,各個經濟體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生產要素比較優勢,透過調整對外貿易和投資佈局,最佳化資源配置,提高產業分工效率,完善區域價值鏈;產業分工格局在成員國之間的強化可能會加速部分產業鏈的轉移。透過加強經濟體之間的產業互補,調整投資結構,以投資帶貿易,促進區域產業鏈長期穩健的合作發展。
緊密貿易關係,助力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科技安全
RCEP成員國在中國的能源、糧食和科技品供應鏈上佔據相對較高的市場份額;RCEP的簽署有利於暢通區域內的供應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時有助於提升中國供應鏈的安全性;更為緊密的貿易關係下,中國進口的主要品種,資源品、糧食和科技品的供應鏈安全性可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多元化出口物件,提升供應鏈穩定性。RCEP許多國家與中國是近鄰,將有力拉動國內周邊省份與這些國家的經貿聯絡,從而帶動國內迴圈;推動RCEP整個區域內部迴圈,從而有利於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國際迴圈;貿易摩擦導致中國對美具有較高依賴度的貿易鏈不確定性上升,RCEP的建立有望降低中國對美國的直接出口依賴度,從而提升出口貿易鏈的穩定性。
航運業作為供應鏈中重要的一環,需求將有質的提升。RCEP現有的15個成員國,2019年該區域海運集裝箱運輸量佔比全球集運貨量約26%,為全球最大區域性集運市場。透過區域性關稅減免以及零關稅,將促進區域內貨物自由貿易,有望促進港口航運貨物吞吐量邁上新臺階;RCEP的簽署促進我國對澳大利亞鐵礦石、鋰礦石,以及東南亞糧食作物的進口。
製造業及高階技術將形成競爭格局RCEP帶來一體化市場、低成本等利好的同時,也可能對中國製造業及企業帶來巨大沖擊,引發激烈競爭。
在高新產業方面,包括積體電路和關鍵零部件領域,我們面臨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的衝擊,也將面臨來自東盟國家低勞動力成本的競爭。中國製造業能否將勞動力密集產業向外遷移,同時真正實現由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生產環節向技術資本密集型、高附加值產品的產業鏈高階轉移升級,仍將經歷較長的發展過程。
中國目前在各領域還存在不少短板,包括服務貿易競爭力不足、金融市場開放程度較低,在環保、勞工和智慧財產權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等,企業對外投資和貿易的擴大也將對國內的政策帶來新的要求。RCEP的不斷深化還有待我國在經濟體制和制度方面做出更多的調整和採取適宜的應對措施,以充分利用區域一體化和開放的紅利。